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40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屢次、每每。《左傳.隱公元年》:「亟請於武公。」《論語.陽貨》:「好從事而亟失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從事某種工作。如:「業農」、「業儒」、「業商」。唐.白居易〈題文集櫃〉詩:「我生業文字,自幼及老年。」
褚士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褚士瑩,在台大念政治,埃及開羅念新聞,美國哈佛念公共關係,已走過八十幾個國家。17歲開始,即過著遊牧民族的生活,去過密克羅尼西亞、外蒙古、烏茲別克、以色列、土耳其、希臘、南斯拉夫、北非......等多國。拍過喜餅、飲料廣告,主持過電視及廣播節目。在台停留期間從事媒體教學,翻譯及各種 文字工作,偏好冷凍伏特加學習語言和耗體力的運動。對於上班族來說,旅行是奢侈的享受,更是一年一度最教人期待的大事,因為一般人沒錢、也沒閒,只有趁著一年7天、10天的年假,脫離煩悶的工作環境,一圓海外旅遊的夢想。不過,對於褚士瑩來說,生活是與旅行...
因材施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孔子晚年回到了魯國,致力於古代典籍的整理,並從事教育工作,不但開平民教育之先河,也成為歷史上最偉大的教育家。他有許多創新的教育觀,其中「因材施教」的主張對後世影響至鉅。例如《論語.為政》中記載了子游、子夏曾分別向孔子請教孝道,孔子給了兩人不同的答案。子游雖能奉養父母,但少了敬,所以孔子回答時,強調了「敬」的重要。子夏在侍親態度欠佳,所以孔子強調愉悅容色的重要。也就是說兩人雖然問了一樣的問題,但孔子針對個別欠缺的部分作回應,所以會有不同的答案。另外,在〈雍也〉篇中孔子直接提出「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這也說明了應依循個別的不同資質予以施教,才能有成效。孔門弟子三千,分列於...
布魯納(Jerome_S._Bruner)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知覺而將外在或事件轉換為內在心理事件的過程,稱為認知表徵或知識表徵。特別強調學生的主動探索,認為從事象變化中發現其原理原則(歸納分類),才是構成學習的主要條件。 認知表徵發展三階段動作表徵(Enactive Representation):指三歲以下幼兒靠動作來認識瞭解周圍的世界,亦即靠動作來獲得知識,即「由做中學」的經驗形象表徵(圖像表徵,Iconic Representation):指兒童經由對物體知覺留在記憶中的心象(Mental Image),或靠照片圖形等,即可獲得知識,即「由觀察中學」的經驗。相當於皮亞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從事某種勞動的人。如:「漁夫」、「農夫」、「車夫」、「挑夫」、「樵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從事、鑽研。如:「他專攻應用數學。」《論語.為政》:「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苦心孤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千方百計,用心良苦,挖空心思,煞費苦心反義:馬虎從事,無所用心辨似: 詣,音|ˋ。學業或技能所到達的程度、境界。不可寫作「脂」。 「苦心孤詣」及「煞費苦心」都有用盡心思的意思。 「苦心孤詣」側重孤苦鑽研後達到獨有境界;「煞費苦心」僅有費盡心思之義。 苦心孤詣 煞費苦心 辨似例句 ○ ㄨ 老王~鑽研茶葉十五年,從種植到烘焙無一不精,終於成為著名的茶藝專家。 ㄨ ○ 為了把這個晚會辦好,他真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從事鎔鑄的工匠。《禮記.學記》:「良冶之子,必學為裘。」《墨子.節用中》:「凡天下群百工,輪車鞼匏,陶冶梓匠,使各從事其所能。」
莫非定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於1949年,以Edward A. Murphy(生於1917年)命名,他是愛德華空軍基地的工程師,從事人類對加速度承受能力的實驗。他發現同仁總是會把加速計的固定器裝反,因而脫口而出他的觀察。這句名言被受試者在記者會上引述,很快在航太工程研究者之間散播開來,並陸續有人加上新的法則。直到1958年,「莫非定律」正式被列入韋氏字典(Webster’s Dictionary)。但是莫非本人從未發表過莫非定律,這點倒是蠻符合莫非定律的。莫非定律風行一時,至今已經發展出各種類別,從莫非通則到電腦、家庭、工作、政府等等,各種領域都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