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43.805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環境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利用和維持生態平衡。 環境概念知識2-1-1認識生活周遭的自然環境與人造環境,以及常見的動物、植物、微生物彼此之間的互動關係。2-2-1瞭解生活周遭的環境問題及其對個人、學校與社區的影響。2-2-2認識生活周遭的環境問題形成的原因,並探究可能的改善方法。2-3-1瞭解基本的生態原則,以及人類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關係。2-3-2能比較國內不同區域性環境議題的特徵。2-3-3認識全球性的環境議題及其對人類社會的影響,並瞭解相關的解決對策。2-4-1瞭解環境與經濟發展間的關係。2-4-2認識國內的環境法規與政策、國際環境公約、環保...
皮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皮膚(Skin)1.1 表皮1.2 真皮1.3 乳腺與汗腺1.4 關鍵字1.5 參考書目 皮膚(Skin)皮膚最重大的功能就是保護作用,具有抵抗摩擦、隔絕微生物入侵、防止水份及熱能散失、也能感受外界環境的刺激接著反應給神經系統,使身體產身調節,防止外界刺激所帶來的傷害。(註1) 表皮表皮在皮膚的最外層,沒有神經和血管的分布。但最底下有一層基底膜,用來連接表皮與下面的真皮層。基底層的細胞具有分裂作用,會不斷分裂,細胞成熟後就不斷往外堆積,所以表皮可以不斷更新,例如,頭皮屑。表皮的厚度,會因身體部位的不同而差異很大,...
空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包圍地球表面的氣體。主要成分是氮和氧,還有極少量的氦、氖、氬、氪等惰性元素和水蒸氣、二氧化碳、微生物、雜質等。
淋巴循環系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群位在淋巴管上的蠶豆型構造,尤其以腹部特別多,其功能除了可以製造淋巴球外,還可以將淋巴液中的雜質或微生物過濾及吞噬掉。有些時候,入侵淋巴結的大量微生物無法被吞噬細胞充分消滅時,會導致淋巴結被感染,而引起淋巴腺腫大。(註1)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 淋巴循環系統英文關鍵字: Lymphatic system 參考書目註1:生物學,黃世傑,王瑋龍,陳森香合編著,華杏機構叢書,2003年4月,頁135。註2:新編生物學,劉又彰等合著,永大書局有限公司,19...
病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極小的微生物。僅能由電子顯微鏡觀察到,由核糖核酸或去氧核糖核酸及蛋白質鞘構成。自己沒有生殖能力,只能在活寄主的細胞內增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呼吸道、口腔或喉嚨表面排出的黏液。可能含有唾液、膿、微生物、血液或吸入的微粒等。平常量少,肺部或氣管生病時,量則增加。如:「吐痰」、「濃痰」。
染色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常見,在一般新生兒群體中就可達0.5%~0.7%,染色體異常發生的常見原因有電離輻射、化學物品接觸、微生物感染和遺傳等。<註2> 歷史<註1>1879年,由德國生物學家弗萊明經過實驗發現。1883年美國學者提出了遺傳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學說。1888年正式被命名為染色體。1902年,美國生物學家薩頓和鮑維裡通過觀察細胞的減數分裂時又發現染色體是成對的,並推測基因位於染色體上。1928年摩爾根證實了染色體是遺傳基因的載體,從而獲得了生理醫學諾貝爾獎。1956年莊有興等人明確了人類每個細胞有46條染色體,...
甲殼類動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們在其他動物企圖進入貝殼時將入口封住。(註1) 水蚤水蚤的腳非常小,但觸角卻非常大,主要以細菌和其他微生物為主要食物。繁殖期在秋季,水蚤會在泥中產卵,第二年春天則會孵化(在氣候溫暖的地方,成年水蚤孵化得特別快,但也常被魚類吃掉),水蚤的卵也常常附著在鳥類的爪上,然後被帶到其他地方。雖然名為水蚤,但其實並非真正的跳蚤,而是生活在湖泊和池塘中的小甲殼類動物。(註1)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 甲殼類動物英文關鍵字: crustacean 參考書目註1:動物奇觀,戴維伯尼爾著,世一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與明天國際圖書合作出版,2007...
腐植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土壤有機質的主要成分,是一種抗分解性強的棕色或暗棕色無定形膠體,是動植物殘體(如植物枯枝落葉和動物的排泄物、皮毛和屍體等)經微生物分解轉化又重新合成的一種有機化合物。
菌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單個細菌菌體或孢子在固體培養基上生長繁殖後,所形成肉眼可見的一團細菌群落。依細菌種類不同,菌落表面及邊緣常亦有不同的形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