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8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15.626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高一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具備的能超越他人。如:「雖然比賽呈現膠著狀態,所幸他高一籌,最終還是得到勝利。」
社交巧訓練團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社交巧訓練的目的在增進人際互動的行為能力。此種訓練的基礎源自於渥爾普(J. Wolpe)的行為治療和班杜拉(A. Bandura)的社會學習論,認為社會巧不足的個人可透過「再學習」而增進其社交巧。然而社交巧訓練的內容須視對象及訓練目的而不同,並沒有統一的標準,艾斯洛(R.M. Eisler)與弗萊德遜(L.W. Frederiksen)(l980)將影響社交巧的語言、非語言要素歸納如下表,此表的內容亦可做為一般社交巧訓練的大綱。
  社交巧訓練團體實施時,最基本的方式包括:(1)教導;(2)示範;(3)角色扮演;(4)增強;(5)回饋;(6)酬賞;(7)家庭作業。國...
傾聽巧(listening)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定義1.1 口語訊息的傾聽1.2 非口語訊息的傾聽2 無效的傾聽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定義傾聽是助人過程中很重要的基本巧。 傾聽的態度,是助人者和個案建立關係初期中很重要的行為,有效的傾聽即為「積極傾聽」,也稱為「同理傾聽」。用來傳達傾聽態度的行為,在於專注和觀察,助人者除了以「參與」的姿態,傾聽個案口語表達的內容之外,還要觀察其非口語的行為,強調用心專注去聽,而非用耳去聽,以瞭解訊息中隱含的意義,進而產生對個案同理的瞭解和反應。 口語訊息的傾聽個案會使用口語來表達想法、感覺和經驗。因此助人者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專業的能。《史記.卷一二九.貨殖傳》:「醫方諸食術之人,焦神極能,為重糈也。」清.侯方域〈再與賈三兄書〉:「蓋足下之性好新異,喜術,作之不必果成,成之不必果用,然凡可以嘗試為之者,莫不為之。」
結構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結構化術(Structuring)目錄1 定義2 理論架構與諮商關係2.1 個人中心治療法2.2 艾里斯的理情治療法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定義結構化術意涵使諮商過程確定且組織化,讓當事人明瞭整個諮商過程的進行流程,並且須向當事人說明諮商開始到諮商結束之間所需涉及的要素為何。而理論上,在開始至結束的過程中,包含了四個要素:理論架構:諮商員引導當事人產生正面的回應所適用的理論基礎諮商關係:諮商員與當事人在諮商過程中彼此所扮演的角色,因而產商彼此信...
具體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具體化術(Concreteness)目錄1 定義2 內容說明2.1 傳記記憶(autobiographical memory)2.2 傳記知識3 功用3.1 協助當事人了解事情全貌3.2 決定諮商方向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定義當在諮商的過程中,當事人敘述事情時,常常會忽略掉人事時地物的具體內容,例如提到我與班上一些同學有約,但當事人常會省略掉一些同學的具體姓名,而這些名字可能是影響當事人心情不悅之因素,因此此時諮商員就必須適時地詢問出這些同學是指誰,進而使得事情的經過更加透明化,且內容具體。(註1) 內容說明 傳記記...
彫蟲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雕蟲小」。見「雕蟲小」條。01.《北史.卷三三.李靈列傳》:「文宣以魏《麟趾格》未精,詔渾與邢邵、崔 、魏收、王昕、李伯倫等修撰。嘗謂魏收曰:『彫蟲小,我不如卿;國典朝章,卿不如我。』」02.《隋書.卷四二.李德林列傳》:「至如經國大體,是賈生、晁錯之儔;彫蟲小,殆相如、子雲之輩。今雖唐、虞君世,俊乂盈朝,然修大廈者,豈厭夫良材之積也。」
探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探問術(Asking questions)目錄1 定義2 探問術的缺點3 探問術的類別3.1 開放式問題3.2 封閉式問題4 使用時的注意事項5 關鍵字6 參考資料 定義主要目的為希望當事人能有更多的敘述性表達,使得諮商員與當事人皆能更清楚了解事情全貌,因此諮商員會配合當事人的問題,進而提出更多相關性的問題來詢問當事人,此即為探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能、手段。如:「憑他的倆,足以打倒三個人。」
2.指不正當的手段、花招。如:「我們靜觀其變吧!看他還能使什麼倆!」
能目標;心理動作目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理動作目標(psychomotor objective)又稱為能目標,是教育目標的分類目標之一。起源於1948年美國心理學協會會議(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Convention),會中決定將教育目標分為認知(cognitive)、情意(affective)和心理動作(psychomotor)等三個領域。心理動作的英文字「psychomotor」是由「psycho」與「motor」組合而成,意指「由心理所控制或導引的動作」,在我國教育文獻中常被譯為「能」,兩者是同義詞。要言之,心理動作目標是教師意圖透過教學,使學生獲致能學習的教學目標。 ...
謝淑妃(2008)。Simpson與Harrow心理動作領域分類架構之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堅萍(2001)。Simpson、Harrow與Goldberger能領域教育目標分類之比較研究。屏東師院學報,14,675-710。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