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31.2557 ms
共 178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其樂融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左傳.魯隱公元年》:「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形容極為歡樂、愉快。如:「難得全家歡聚,談天說地,其樂融融。」
|
獨樂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獨自享受聽音樂的快樂。《孟子.梁惠王下》:「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
|
興詩立禮成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興詩立禮成樂出自〔論語.泰伯篇〕。「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在這三句話中,詩是指詩經三百篇,禮包括禮經和禮儀,樂則是指當時的樂,包括聲樂、器樂和舞蹈,是孔子教育弟子的三種教材。
孔子曾說:「詩可以興。」由於「詩」出自於人的感情,這種感情的語言在反覆的抑揚吟詠之間,可以進入人的內心深處,因而發揮鼓舞人意志的作用。「禮」則是以恭敬辭遜為本,而有節文度數之詳,對於學者來說無論是人和人相處或是日常生活的起居,都能收到約束情感,表示尊敬對方之效;學者因「禮」能卓然自立,不為外物所奪,進退得宜。「樂」包括了舞蹈在內,藉著歌舞,可以從其中學到俯抑疾徐周旋進退起迄之節;配合著音樂... |
喜怒哀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的各種情緒。《禮記.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紅樓夢》第一一一回:「喜怒哀樂未發之時,便是個性;喜怒哀樂已發,便是情了。」
|
樂山樂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各人性情動靜不同。語本《論語.雍也》:「知者樂水,仁者樂山。」《二程外書》卷七:「樂山樂水,氣類相合。」
|
知者樂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才智的人,通達事理,周流無滯,像水一般活躍而富於變化,故喜好水。語出《論語.雍也》:「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
為善最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善是最快樂的事。《後漢書.卷四二.光武十王傳.東平憲王蒼傳》:「日間問東平王處家何等最樂?王言為善最樂。」
|
禮崩樂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典章制度、禮儀教化遭受破壞,社會秩序、道德規範混亂。《隋書.卷一四.音樂志中》:「禮崩樂壞,其來自久。」也作「禮壞樂崩」。
|
苦中作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困苦之中仍能找出歡樂。《通俗常言疏證.性情.苦中作樂》引《大寶積經》:「心如吞鉤,苦中作樂。」
|
樂而忘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歡樂無比而忘了返回。《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八:「因慕武林山水佳勝,攜了小妾,到此一遊。空身出來,遊賞所需,只在爐火,所以樂而忘返。」《隋唐演義》第四六回:「隋室荒亂,主上巡幸江都,樂而忘返。」也作「樂而忘歸」。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