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796.8755 ms
共 40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溺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失職、不盡職。《漢書.卷九○.酷吏傳.序》:「當是之時,吏治若救火揚沸,非武健嚴酷,惡能勝其任而媮快乎?言道德者,溺於職矣。」
|
援溺振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溺,落水者。振,救助。援溺振渴指救助落水者和乾渴者。比喻援救受難的人。宋.邵博《聞見後錄》卷一五:「曾未期月,援溺振渴,事無巨細,悉究本末。」
|
大水沖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河水暴漲,沖壞房舍田畝,人民遭溺。如:「上次颱風過境,花蓮縣許多地區遭大水沖溺,災情慘重。」
|
焚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喻處境困苦,好像在水火之中。唐.白居易〈寓言題僧〉詩:「力小無因救焚溺,清涼山下且安禪。」宋.石介〈感事〉詩:「三歲出南狩,王師拯焚溺。」
2.焚燒沉溺。《抱朴子.外篇.酒誡》:「然節而宣之,則以養生立功,用之失適,則焚溺而死。」《宋史.卷六三.五行志二上》:「十月,鄂州大火,燔萬餘家。江風暴作,結廬隄上、泊舟岸下者,焚溺無遺。」
|
溺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志極端的沉湎於某事。《禮記.樂記》:「鄭音好濫淫志,宋音燕女溺志,衛音趨數煩志,齊音敖辟喬志。」《新唐書.卷一二九.嚴挺之傳》:「然溺志于佛,與浮屠惠義善,義卒,衰服送其喪。」
|
阿金溺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阿,同「屙」,排泄。「阿金溺銀」指擅於生財致富。《西遊記》第八一回:「我等與你做徒弟,就是兒子一般。又說道:『養兒不用阿金溺銀,只是見景生情便好。』」
|
溺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家以為世人皆沉溺於情欲之中,故稱世途為「溺途」。唐.吳筠〈神仙可學論〉:「拔陷區,出溺途,碎禍車,登福輿,始可與涉神仙之律矣。」
|
溺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篤信、迷信。《南史.卷七.梁武帝本紀下》:「晚乃溺信佛道,日止一食,膳無鮮腴,惟豆羹糲飯而已。」
|
鍾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過於溺愛。《紅樓夢》第一五回:「但吾輩後生甚不宜鍾溺,鍾溺則未免荒失學業。」
|
溺窩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排尿的地方。《兒女英雄傳》第三二回:「那煤堆旁邊,就是個溺窩子,太陽一晒,還帶著一陣陣的往屋裡灌,那臊轟轟的氣味,我沒奈何的。」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