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4.387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鼎。古代用來炊煮食物的器具。同「鬲」。唐.王維〈胡居士臥病遺米因贈〉詩:「床上無氈臥,鎘中有粥否?」
松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香蕈科松蕈屬。蕈柄圓長,呈管狀。蕈蓋初為半球形,後呈傘狀,灰褐色或淡黑褐色,蕈褶則呈灰白色,夏秋生於松林地上。芳香味美,可供食用。[例]松蕈的烹調方式有煮食、鹽漬、乾燥等,也可製成罐頭。
茄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茄科茄屬,草本或亞灌木。高約六十至九十公分,被星狀毛。葉互生,橢圓形或卵形。花紫色,蠍尾狀花序側生,僅下方一朵花較大,能結實,餘數朵不孕。果也稱為「茄子」,卵圓形至細長條狀,皮深紫色,亦有白、綠、黃等色。可炒食或煮食。也稱為「酪酥」。
葉落知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葉知秋」之典源,提供參考。 《淮南子.說山》嘗一臠1>肉,知一鑊2>之味;懸羽與炭,而知燥溼之氣:以小明大。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3>;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以近論遠。三人比肩,不能外出戶;一人相隨,可以通天下。足蹍地而為跡,暴行而為影,此易而難。 〔注解〕 (1) 臠:音ㄌㄨㄢˊ,切成小片的一塊肉。 (2) 鑊:音ㄏㄨㄛˋ,古代烹煮食物的大鍋。 (3) 暮:晚。
鼎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鼎,三足兩耳的金屬器具。鑊,無足無耳的金屬器具。鼎鑊皆為烹煮食物的器具。《三國演義》第八六回:「至殿前,又見鼎鑊內熱油正沸。」
炊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關烹煮食物的事務。[例]在婆婆的教導下,原本不善炊事的她,如今已做得一手好菜。
燃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供燃燒而釋出熱能的物質。如煤、炭、汽油、煤氣等。[例]露營時,我們以木炭當燃料來烹煮食物。
鼎足而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鼎,古代用以烹煮食物的三足二耳金屬器具。鼎足而立比喻三方勢力均等,相互牽制的情勢。《漢書.卷四五.蒯通傳》:「方今為足下計,莫若兩利而俱存之,參分天下,鼎足而立,其勢莫敢先動。」也作「鼎足三分」、「三分鼎立」、「三分鼎足」。
山萵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消腫以及解熱之效。<註2> 食用方法早春至夏季是採集山萵苣最好的時期,要去除苦味,在煮食時要注意避免一直掀開鍋蓋,掀開次數越多次,苦味越無法祛除;嫩莖葉可煮小魚干湯或炒干貝蝦仁等都很爽口。<註4>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山萵苣英文關鍵字:Lactuca indica 參考書目註1:台灣野花365天秋冬篇104頁,張碧員及張蕙芬著,大樹文化1997年8月出版。註2:台灣的常見野花新增篇27頁,鄭元春著,渡假出版社1999年5月出版。註3:台灣野菜圖譜,食野之苹58至59頁,凌拂著,時報文化1995年...
鼎食鳴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灑之。 (2) 薄技:粗淺的技藝。 (3) 鼎食:列鼎而食。形容富貴人家飲食奢侈。鼎,古代用來烹煮食物的金屬器具。圓腹、三足兩耳,亦有四足的方鼎。盛行於商、周時代。 (4) 淺方:低淺的醫術。 (5) 擊鍾:敲鐘以為聚食之號。〔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漢.張衡〈西京賦〉(據《文選.卷二.賦.京都上》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