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0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158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祭獻,用祭品祭祀神明或亡魂。[例]奠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祭祀先賢、烈士或一般神明的地方。[例]忠烈祠、武侯祠、保生大帝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合適、滿足。如:「愜意」。《漢書.卷四.文帝紀》:「朕既不德,上帝神明未歆饗也,天下人民未有愜志。」南朝宋.謝靈運〈石壁精舍還湖中作〉詩:「慮澹物自輕,意愜理無違。」
夢寐以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明.歸有光〈祭張貞女文〉:「豈知神明之吏,緣夢寐以求形;童髫之女,坐公庭而辨貌;寔人心之共憤,信天網之難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7.迎置神明。如:「請神」、「請了一尊佛像回家去供著。」
不愧屋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屋漏,原指天窗,古代通於宮室中的陰暗處開設天窗,使日光射入屋內,故稱為「屋漏」。比喻隱蔽無人之處。不愧屋漏語本《詩經.大雅.抑》:「相在爾室,尚不愧于屋漏,無曰不顯,莫予云覯。」比喻處世光明正大,即使在無人之處,亦持心端正,無愧於神明。《宋史.卷四二七.道學傳一.張載傳》:「知化則善述其事,窮神則善繼其志,不愧屋漏為無忝,存心養性為匪懈。」
普天同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討破降之。每羌、胡來降,淮輒先使人推問其親理,男女多少,年歲長幼;及見,一二知其款曲,訊問周至,咸稱神明。 〔注解〕 (1) 禹:夏代開國之君。相傳因治水有功,得舜讓位,立國為夏。 (2) 防風:即防風氏。夏之諸侯,生卒年不詳。禹平定天下,大會諸侯於塗山,防風氏違命遲到,禹殺之。 (3) 大戮:殺死、處死且陳屍示眾。 (4) 溥天:同「普天」,全天下的意思。溥,音ㄆㄨ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酬報神明。如:「賽神廟會」。漢.王充《論衡.辯祟》:「項羽攻襄安,襄安無噍類,未必不禱賽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禮節行為:(1)對人低頭拱手行禮,或兩手扶地跪下磕頭。如:「交拜」、「叩拜」。《左傳.僖公三十二年》:「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將有西師過軼我,擊之必大捷焉。』」(2)對神明的行禮。有時合掌,有時執香。如:「入廟參拜」、「吃齋拜佛」。
神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神與地祇。泛指神明。唐.李朝威《柳毅傳》:「吾不知子之牧羊,何所用哉?神祇豈宰殺乎?」《西遊記》第七回:「將五行山,召一尊土地神祇,會同五方揭諦,居住此山監押。」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