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5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宋人畫千手千眼觀世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觀世音又稱觀音,是我們最熟悉的一位佛教人物。這尊觀音與常見的一頭兩手的顯教觀音像不同,祂的頭頂共有二十六個薩頭和一個佛頭,有一千隻手,每一隻手的手掌中間又有一隻眼睛,所以稱為「千手千眼觀世音薩」,是密教觀音的一個重要典型。 萬頃波濤,四天王背負著一座七寶蓮台,千手千眼觀世音薩十分莊嚴地站在台上。左右各有兩位薩隨侍,下方的天龍八部雙手合什,向觀音薩示敬。觀音薩頭戴化佛寶冠,紺髮垂肩,雙唇上下都有鬍髭,仍作男相。但五官秀美,已流露出女性化的特質。全圖賦色妍麗,瓔珞裝飾和七寶蓮台都描繪得十分仔細。人物衣紋線條柔勁流暢,這些特色都與傳至日本的南宋佛畫十分類似,是一幅難得的南宋佛教繪畫精品。
眼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江蘇省泰興縣裁縫業所供奉的神。
薩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薩的十種證悟境界。參見「十地」條。
楊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說中的水神。參見「楊四將軍」條。
觀自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阿彌陀佛的左脅侍,西方三聖之一,是慈悲的象徵。參見「觀世音薩」條。
薩十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薩境界的十種階位。參見「十地」條。
馬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蠶神的別稱。參見「馬頭娘」條。宋.戴埴《鼠璞.卷下.蠶馬同本》:「俗謂蠶神為馬明薩。」
薩獻香花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舞隊名。宋朝(西元960∼1279)教坊女弟子隊十隊之一。每逢皇帝舉行春、秋及聖節三大宴,御樓賜酺及上元觀燈時,「薩獻香花隊」隨女弟子隊其他九隊表演樂舞。表演時著生色窄砌衣,戴寶冠,執香花盤。
《宋史.卷一百四十二》。
藥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妙法蓮華經》中的一位薩。他的前世,由於聽聞《妙法蓮華經》,而獲得很高的成就。以神通作種種布施,最後自燒雙臂供佛,為捨身布施的典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薩。比喻容貌端莊的婦女。唐.孟棨〈本事詩.嘲戲〉:「少妙之時,視之如生薩。」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