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80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五日京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京兆」,「京兆尹」的簡稱,是古代京師地區的行政長官。「五日京兆」指只能再做五日的京兆了,出自於《漢書.卷七六.趙尹韓張兩王傳.張敞》。根據記載,漢宣帝時,京師長安人口眾多,龍蛇雜處,以致於治安不好。宣帝聽聞張敞頗有才能,賞罰分明,嫉惡如仇,所以請他來擔任「京兆尹」的職務,也就是京師的最高行政首長,幾年下來使長安的治安改善許多。但後來他的好友楊惲因觸怒宣帝被判死刑,與楊惲交好的人幾乎全受牽連,被免去官職,只有張敞因為受到宣帝賞識,一直未受處分,安然在位。有一天,張敞派一名叫絮舜的捕官去辦案,絮舜心想張敞遲早會受到連累被免官,竟然不肯聽命,還在上班時間私自回家休息。有人勸他不要這樣,他居然說:「...
發現式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學習活動,有助於智力的發展,並能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學生從主動發現過程中獲得成就感的滿足,不需靠外在賞罰去維持其動機與興趣。學生養成自動自發的學習習慣之後,有助於以後的獨立求知與研究。限制學生必先具有相當的先備知識與技能,才能主動從事發現學習,故不適用於小學中低年級。在自行探索問題答案時,往往會因遭遇疑難求助教師卻又不得要領時感到氣餒,以致減低了求知的動機。團體中智優者的表現往往對思想緩慢者造成極大精神壓力,而不利於後者將來的學習。團體討論常被少數能言善道的學生所壟斷,其他兒童則無法由此獲得學習效益。 中英文關鍵字中文關...
分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清楚、明白。如:「一定要嚴肅法紀,賞罰分明。」
嚴刑峻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嚴厲的刑法。漢.王充《論衡.非韓》:「養三軍之士,明賞罰之命,嚴刑峻法,富國強兵,此法度也。」《隋書.卷四.煬帝紀》:「乃急令暴條以擾之,嚴刑峻法以臨之,甲兵威武以董之,自是海內騷然,無聊生矣。」
異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不一致、不一樣。[例]父母對孩子的賞罰標準不宜異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偏。[例]身為主管賞罰應公正,畸輕畸重皆難以令人信服。
吏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官吏治事的成績。《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繁刑嚴誅,吏治深刻,賞罰不當,賦斂無度。」《漢書.卷八.宣帝紀》:「具知閭里奸邪,吏治得失。」
信賞必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功必賞,有過必罰。形容賞罰嚴明。《韓非子.外儲說右上》:「信賞必罰,其足以戰。」《漢書.卷八.宣帝紀.贊》:「孝宣之治,信賞必罰。」
精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事物最精粹、精美的部分。《史記.卷二七.天官書》:「視封疆田疇之正治,城郭室屋門戶之潤澤,次至車服畜產精華。」《後漢書.卷六二.荀淑傳》:「榮辱者,賞罰之精華也。」也作「菁華」。
平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平定安靖。《薛仁貴征遼事略》:「賞罰者國之綱紀,不爭建功者不賞,枉怨國家不平,海東何日平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