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8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過河拆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故事3 相關詞3.1 相似詞3.2 相反詞4 例句 出處《元史‧徹里帖木兒傳》:「治書侍御史普化 誚有壬曰:『參政可謂過河拆橋者矣?』」現形容利用過了,即將之屏棄。 故事元朝的大臣徹裏帖木耳,處理公務精明幹練,善於決斷。有 一年他在浙江任職,正好逢上省城舉行科舉考試。他目睹了這場考 試,從官府到考生都花費了許多錢財,並且免不了有營私舞弊的情 況。他暗暗下了決心,待到自己掌握了大權,一定要促使朝廷廢除這 種制度。 後來,他升任相當於副宰相的中書平章政事,便奏告元順帝,請 求廢除科舉制度。中國科舉制度隋唐以來已實行了七百多年,要廢 除它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在朝中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大...
目不轉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凝神注視的樣子。[例]上國文時,同學們都目不轉睛的盯著臺上新來的老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用。如:「用人」、「任用」、「運用」、「用兵」。
功能、效果。如:「功用」、「器用」、「作用」、「效用」。
吃、飲。如:「用飯」、「用菜」、「用茶」、「用湯」、「用餐」。
花費的錢財。如:「家用」、「零用」、「花用」、「用度」。
付出、施行。如:「用情」、「感情用事」、「用盡心機」。
需要。如:「你不用去!」、「這件事不用你插手!」
可供使用的、應用的。如:「用品」、「用具」、「用途」、「用處」。
用功:認真學習。如:「用功讀書」、「努力用功」。
用意:存心、意圖。如:「你的用意何在?」
捷足先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捷足先登目錄1 出處2 故事2.1 解釋3 詞義3.1 相似詞3.2 相反詞4 例句 出處漢.司馬遷《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列傳》高祖已從豨軍來,至,見信死,且喜且憐之,問:「信死亦何言?」呂后曰:「信言恨不用蒯通計。」高祖曰:「是齊辯士也。」乃詔齊捕蒯通。蒯通至,上曰:「若教淮陰侯反乎?」對曰:「然,臣固教之。豎子不用臣之策,故令自夷於此。如彼豎子用臣之計,陛下安得而夷之乎!」上怒曰:「亨之。」通曰:「嗟乎!冤哉亨也!」上曰:「若教韓信反,何冤?」對曰:「秦之綱絕而維弛,山東大擾,異姓並起,英俊烏集。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於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蹠之狗吠堯,堯非不仁,狗因吠非其主。當是時,臣唯獨...
回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回文,是上下的句子,詞彙大都相同,只有詞序排列相反,成為回環往復的形式。(註一)目錄1 作用2 詞的回文3 詞組的回文4 嚴式回文5 寬式回文6 參考資料7 關鍵字 作用1.簡潔得表明事物之間的內在連繫。2.使文章圓滿充實、節奏鮮明、和諧流暢,產生回環美、往復美。(註二) 詞的回文所謂詞的回文,是指在語文中,上下兩句的詞序剛好相反,開頭與結尾同用一個詞的修辭技巧。(註二)如:1. <老子‧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2. <列子‧愚公移山>:「子又生孫,孫又生子。」 詞組的回文所謂詞的回文,是指在語文中,上下兩句的詞序剛好相反,開頭與結尾同用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溜、逃。[例]蹺家、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踱、慢步。[例]他總是在上鈴響後,才蹭到教室裡來。
分庭抗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南朝梁.鍾嶸《詩品.卷中.宋豫章太守謝瞻等詩》:「其實錄,則豫章、僕射,宜分庭抗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光<註1>2 光譜3 反射定律<註2>4 光速<註2>5 引用文獻 光<註1>1.光有分自然光與人造光之分。光由能量的作用產生,自然能量產生的光,稱自然光;人造能量產生的光,稱人造光。不管哪種光,就其本質而言,都是一種電磁波,覆蓋著電磁波譜一個相當寬的範圍,只是波長比普通無線電波更短。人類的肉眼所能看到的可見光只是整個電磁波譜的部分。2.光不僅是一種電磁波,也可以把它看成是一個粒子,即為光量子,簡稱光子,光由許多光子組成。根據光子之間的組合形式,又可分為普通光及雷射。普通光,指的是普通的太陽光、燈光、燭光等,這些光的光子與光子之間毫無關係...
興師問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唐.樊綽《蠻書.卷四.名類》。 2.語譯出兵討伐有罪者。後亦用「興師問罪」指前去宣布他人罪狀,並嚴加譴責。 3.故事內容「興師問罪」的「師」,指的是軍隊。「興師問罪」就是出兵討伐有罪者。這句成語見用於唐.樊綽《蠻書.卷四.名類》。爨(ㄘㄨㄢˋ)本是蜀漢時期南中(今雲南、貴州一帶)大姓之一。東晉時期,爨氏世代駐守於南中之地,形成地方割據局面,「爨」逐漸由姓氏變成民族泛稱,中原民族於是稱其為「爨蠻」。隋唐之際,爨蠻分裂成東、西兩爨:東爨的主體民族為「烏蠻」;西爨的主體民族為「白蠻」,其...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