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71.879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節縮衣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還強調商人必須有豐富的知識學養,像伊尹、姜子牙一樣有謀略,像孫武、吳起用兵那樣果斷,像商鞅執法般嚴。如果不能具備智、勇、仁、強等素質,成為一個通時變、善決斷、能取予、有所守的人,在經商一途上難有偉大的成就。後來「節衣縮食」這句成語就從《史記》原文中的「薄飲食,節衣服」演變而出,用來形容生活非常節儉。
陳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傳》也認為:「唯陳壽三志,文質辨洽,荀、張比之於遷、固,非妄譽也。」陳壽對於史料的取捨選擇比較審慎嚴,文字也以簡潔見長。陳壽在《三國志》中不僅記錄了三國時期在政治、經濟、軍事方面的情況,以及對文學、藝術、科技等方面作出貢獻的人,同時還記錄了當時國內少數民族和鄰國的歷史,例如《魏志倭人傳》就是日本古代歷史的重要史料之一。不過對於陳壽的史家中立性也有批評的聲音。據《晉書》記載,當時傳聞陳壽曾向丁儀、丁廙的兒子索取立傳費,說:「如果給我千斛米,我就為尊公寫佳傳。」結果被拒絕後,陳壽竟然就不為享有高名的丁氏二人立傳。另外在諸...
節流開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物資的主要來源;按照收入等級來徵收賦稅,納入國庫以資利用,則是國家財貨的流通方式。所以英明的君主必須慎地維持這方面的和諧安定,節省不必要的支出,盡量開發其他財源,並時時考量調整各項收支,這樣天下就會富足,君主也不用為財政問題而煩惱了。後來「開源節流」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開發財源,節省支出,以儲蓄財力。
文武全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才武藝兼備,才能特出。《舊五代史.卷一二七.周書.和凝傳》:「和公文武全才而有志氣,後必享重位,爾宜事之。」《三國演義》第六○回:「文武全才,智勇足備,忠義慷慨之士,動以百數。」
憫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感傷的神情。唐.白居易〈琵琶行.序〉:「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唐.陳鴻《長恨傳》:「言訖憫然,指碧衣取金釵鈿合,各折其半,授使者曰:『為我謝太上皇,獻是物,尋舊好也。』」
夾竹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花色:紅色、白色、粉紅色、黃色等花期:三月至十二月用途:盆景、綠籬和庭園露地栽培等花語:深刻的友情、慎、危機 介紹夾竹桃科(Apocynaceae)夾竹桃屬(Nerium)的夾竹桃,屬於常綠性之灌木,其原產於印度、波斯一帶,現今在台灣則ㄧ年四季皆可見到夾竹桃的蹤跡。夾竹桃作為世界之名的劇毒植物,其汁液含有72%的脂肪和植物鹽基(Olkal-orid),全株含有強烈的劇毒。(註2) 莖夾竹桃科的夾竹桃,為常綠性灌木,其一般株高約在2~5公尺左右,具有分枝,呈四稜狀。 葉夾竹桃的葉子一般為對生或輪生,通常為三枚輪生,革質,...
九仞一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功虧一簣」之典源,提供參考。 《書經.旅獒》嗚呼!夙夜1>罔或不勤2>。不矜3>細行,終累4>大德。為山九仞5>,功虧一簣6>。允迪茲7>,生民保厥居,惟乃世王8>。 〔注解〕 (1) 夙夜:從早到晚。 (2) 罔或不勤:無有不勤;沒有不勤奮的時侯。 (3) 矜:慎、注意。 (4) 累:連累使受損害。 (5) 九仞:比喻已接近完成的高度。仞,古代計算長度的單位。八尺為一仞,一說七尺為一仞。 (6) 簣:盛土的竹器。 (7) 允迪茲:如果真能這樣做。允,果真。迪,實踐。茲,此。 (8) 世王:世世代代君臨天下。王,音ㄨㄤˋ。
饘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稠的稀飯稱為饘,稀的稱為粥。後以饘粥做為稀飯的統稱。《後漢書.卷三二.樊宏傳》:「鯈字長魚,約有父風。事後母至孝,及母卒,哀思過禮,毀病不自支,世祖常遣中黃門朝暮送饘粥。」《儒林外史》第八回:「家君常說:『宦海風波,實難久戀。』況做秀才的時候,原有幾畝薄產,可供饘粥。」
明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見解清晰。《南史.卷七六.隱逸傳下.陶弘景傳》:「弘景為人員通謙,出處冥會,心如明鏡,遇物便了。」《水滸傳》第八回:「恩相明鏡,念林冲負屈啣冤,小人雖是粗鹵軍漢,頗識些法度,如何敢擅入節堂?」
遮人耳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想要遮蔽他人的耳目,實在不可能。如果天下人都知道了,史官也記在史書上,到時可是貽笑萬代,不可以不慎啊!後來「掩人耳目」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用假象欺騙、蒙蔽他人。如《鏡花緣》第七三回:「就如人家做文,往往竊取陳編,攘為己有,惟恐別人看出,不免又添些自己意思,雜七雜八,強為貫串,以為掩人耳目。」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