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6.255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行為義取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為義取向(Behavioral approach)目錄1 要論點2 操作制約3 結論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要論點二十世紀前半期的學習理論可說是行為義。行為取向的學習論張個體的行為改變,可由刺激與反應的關係與以說明,並...
人文學科的要概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文學科係指與人類和文化有關或與分析、判斷人類價值和獨特精神有關的學科,包括的研究領域為:現代與古典語言、語言學、文學、歷史學、哲學、考古學、法學、藝術史、藝術批評、藝術理論、藝術實踐,以及具有人文義方法的其他社會科學。
  人文學科的現代概念是由古希臘文化的教育和訓練體系「派代亞」(Paideia)一字引申而來,原係指西元前五世紀中葉基於詭辯學派的學理所設置的一門普通教育課程,此種博雅教育的目的在發展和諧與均衡發展的個人。人文學科概念的另一個起源,是羅馬時代一種培養辯論家的教育課程。直到中世紀又轉變為基督教的基礎教育課程,包括:三學(trivium)(文法、修辭及邏輯)與四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確定的張或辦法。《紅樓夢》第二五回:「正沒個見,只見鳳姐手持一把明晃晃鋼刀砍進園來,見雞殺雞,見狗殺狗,見人就要殺人。」也作「意」。
人本義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本義教學法起源於一九六○年代對舊有教育思潮和體制的反省。此派學者反對行為學派的編序教學(programmed teaching)原理,他們雖和認知學派一樣強調發現式學習的重要性,但認為舊有的教育忽略了學習者的感覺(feeling)和情緒(emotions)等方面的教育。
  人本義教學法張學習者中心教學法。學習者具備潛能以擔負學習的責任,在開放式的和無威脅的學習環境下,他們會動發現他們的需要和完成學習目標的方法,教師扮演的是溫暖的、支持的、非介入的角色。
  提倡人本義教育的著名學者及其張包括馬士洛(A. Maslow)的自我成長和學習、羅吉斯(C. Ro...
實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實在義在哲學中或譯為實在論或唯實論,文藝領域中則譯為寫實義。在西洋哲學史上許多哲學派別均使用此詞,但其意義頗有出入,要表達的是對普遍概念(universal concept)的性質,及認識體與客體之間的關係的看法,討論的要是本體論與認識論的問題。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對認識論的問題,茫無所知,以為外在世界是客觀實在的,此為「素樸實在論」(naive realism)。中世紀經院哲學出現「思維與存在」問題的論戰,即是由唯名論(nominalism)與唯實論對壘,唯實論張普遍概念是客觀實在的,是個別事物的本質或原始形式;唯名論則否認普遍概念的客觀實在性,認為其不過是名稱,後於事物,只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電視新聞的播報員。
多元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多元文化義(Multiculturalism)係指一個國家或社會中不同文化群體以及不同族群之間彼此保持其獨特的文化,相互尊重,和諧共處,甚至欣賞其各別差異,而該國家、社會也不以任何一個文化作為導性的文化,強調文化的多樣性。(註1)自1970年代開始,新的、更符合全球多數國家之人群組成特性的社會意識與價值逐漸抬頭、興起,這便是「多元文化義」。多元文化
客隨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客人完全依隨人的方便或安排而行事。如:「在府上作客,我是客隨便,您不用特別顧慮到我。」
個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個人或個體為中心,崇尚個人自由與權利,尊重個性的張,強調獨立思考判斷,將個人的利益與存在價值,看作重於集體或社會的利益與存在價值,這些思想叫做個人義。也稱為「個體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僱用他人工作並支付薪資的人。如:「雇需善待員工,以免造成勞資糾紛。」也作「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