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133.7512 ms
共 157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辱使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順利完成任務,沒有辜負託付者的期盼。如:「此次能不辱使命,完全是大家的幫忙。」
|
歸根復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歸根復命是返回根本,復歸虛寂的道體的意思。語見老子〔道德經〕第十六章:「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意思是自然萬物林林總總,生時固然生機盎然,一旦枯萎凋落,無不各自復回根本。根本原是虛寂的道體,所以安靜。萬物回復到虛寂的道體,趨於寂靜,可說完成了自然造化賦予的生命。如此盈虛消長,循環往復的歷程,正是恆常不變的自然法則,所以說「復命曰常」。
根據老子學說,復命可有三義:一是復歸於道,二是復歸於古,三是復歸於嬰兒。「歸根復命」就是復歸於道,意指宇宙萬物創生化育皆源於道,待萬物消毀滅亡返回於道,有如落葉歸根一般。(參見「觀復」)這類循環往復的思想常見於古代... |
窮理盡性以至於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周易‧說卦傳〕第一章言「窮理盡性以至於命」一句,包括理、性、命三個概念。
就「理」而言,宇宙間雖景象繽紛,但每一事物之背後,皆有一個最基本的理存在,為宇宙一切萬象所由生。理先事物而存在,雖隱而不現,但依然有脈絡可尋。只要努力探求,必然可以獲得。「窮理」就是窮究宇宙事物之理。窮理與朱熹所言之格物,性質相同,格物的工夫持之有恆,一旦豁然貫通,即可頓悟得「理」。 就「性」而言,〔中庸〕云「天命之謂性」,人之性是承天命而來,換言之,人性稟賦於天,稱之為天性。「盡性」就是發揮上天賦予的善良本性。 就「命」而言,命指生命,動物有生命,人亦有生命,就物質層次觀... |
命在旦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命非常急迫危險,隨時都可能死去。《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二:「起初一般的如膠似漆,曉得胡生命在旦夕,到底沒有好的日子了,兩人恩山義海,要做到頭夫妻。」
|
定義與說明陳述性知識的基本心理表徵的基本形式包括命題(proposition)、心像(image)、線性規則(linear ordering)。命題是陳述性知識的最小單位,相單於個體腦中的一個觀念,功能在表達或提出(propose)概念之間的關係。一個命題單位約略等同於一個想法(idea)。陳述性知識塊的表徵組織包括
|
1917年俄國革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二月革命2 十月革命3 共產國際4 關鍵字5 出處 二月革命1917年俄國革命(Russian Revolution)西元20世紀初,俄國由實行獨裁專制的沙皇尼古拉二世統治。農民佔當時人口的85%,特別是在城市中,有越來越多的勞工人口。他們的生活情況原本就是非常艱難的,但隨者1914年爆發的第一...
|
幸不辱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順利的完成任務。《文選.傅亮.為宋公求加贈劉前軍表》:「出征入輔,幸不辱命。」《聊齋志異.卷一○.神女》:「笑曰:『幸不辱命。然數年來貧賤乞食所不忍鬻者,今還為主人棄之矣!』」
|
命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命氣運。《文明小史》第二二回:「怎奈各人的命運不同,一邊是頂頭上司,現任的撫臺。」也作「命途」、「命數」。
|
生命共同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強調個體和群體的有機關係,使個人對所屬共同團體產生榮辱與共、禍福相依之道德責任的政治哲學思想。
|
致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傳話、傳達命令。《儀禮.聘禮》:「勞者奉幣入,東面致命。」《史記.卷七.項羽本紀》:「項王使人致命懷王。懷王曰:『如約。』」
2.犧牲生命。《論語.子張》:「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
3.使喪失生命。如:「致命的一擊」。《水滸傳》第一三回:「今日軍中自家比試,恐有傷損。輕則殘疾,重則致命。」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