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1.72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倚、仗。《漢書.卷一.高帝紀上》:「不如更遣長者扶義而西,告諭秦父兄。」《新唐書.卷八五.竇建德傳》:「大王奮布衣,起漳南,隋之列城莫不爭附者,以能杖順扶義,安四方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古人對君、父或一般人的自謙之詞。《史記.卷八.高祖本紀》:「高祖奉玉卮,起為太上皇壽曰:『始大人常以臣無賴,不能治產業,不如仲力。』」《文選.諸葛亮.出師表》:「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朋友、友誼。如:「至交」、「刎頸之交」。《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
燃眉之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李開先〈亡妹盧氏婦墓志銘〉(據《李中麓閑居集.卷七》引)予李族多此德,而妹則其尤長也。生於正德丁卯正月二十八日,……終歲勤勞,母又時脫簪珥以給日用,妹猶蔬食布衣,僅足療饑而禦寒。一日偶見枕頂繡鞋,女賈攜之而出。工巧炫麗,以為他家物,何以至此?妹言︰「吾所手製,將鬻1>之以救燃眉之急。」予聞之慘懷2>,洒淚不能已。人家積女工3>以待嫁而為□奩4>,今反以貧而輕棄之乎?他年予或讀書有成,幸勿有忘今日。 〔注解〕 (1) 鬻:音ㄩˋ,賣。 (2) 慘懷:傷心難過。 (3) 女工:女子所做的紡織、刺繡、縫紉等事。 (4) □奩:嫁妝。奩,音ㄌ|ㄢ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斥責。《呂氏春秋.恃君覽.行論》:「故布衣行此,指於國,不容鄉曲。」《漢書.卷八六.王嘉傳》:「千人所指,無病而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有關君主的。如:「皇宮」、「皇恩」、「皇位」。《楚辭.屈原.離騷》:「豈余身之憚殃兮,恐皇輿之敗績。」《文選.班固.東都賦》:「夫大漢之開元也,奮布衣以登皇位。」
目不交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者何事?」盎曰:「陛下居代時,太后嘗病,三年,陛下不交睫,不解衣,湯藥非陛下口所嘗弗進。夫曾參1>以布衣2>猶難之,今陛下親以王者脩之,過曾參孝遠矣。夫諸呂用事,大臣專制,然陛下從代乘六乘傳馳不測之淵,雖賁育之勇不及陛下。陛下至代邸,西向讓天子位者再,南面讓天子位者三。夫許由一讓,而陛下五以天下讓,過許由四矣。且陛下遷淮南王,欲以苦其志,使改過,有司衛不謹,故病死。」於是上乃解,曰:「將奈何?」盎曰:「淮南王有三子,唯在陛下耳。」於是文帝立其三子皆為王。盎由此名重朝廷。 〔注解〕 (1) 曾參:西元前505∼前436,春秋時魯國武城(在今山東省費縣西南)人,字子輿。曾點之子,為孔子弟子。性至...
啞口無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噤口不言注音︰ㄐ|ㄣˋ ㄎㄡˇ ㄅㄨˋ |ㄢˊ漢語拼音︰jìn kǒu bù yán釋義︰猶「啞口無言」。見「啞口無言」條。 01.唐.呂嚴〈寄白龍洞劉道人〉詩:「近來世上人多詐,盡著布衣稱道者。問他金木是何般,噤口不言如害啞。」 參考詞語︰頓口無言注音︰ㄉㄨㄣˋ ㄎㄡˇ ㄨˊ |ㄢˊ漢語拼音︰dùn kǒu wú yán釋義︰猶「啞口無言」。見「啞口無言」條。 01.《警世通言.卷二.莊子休鼓盆成大道》:「那婆娘看了這四句詩,羞慚滿面,頓口無言。」 02.《官場現形記.第三○回》:「二婚頭至此,方說道:『這件事不要來問我,你去同你令愛小姐商量。』冒得官聽了,頓口無言。」 參考...
三寸不爛之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三寸不爛之舌」條。 01.《史記.卷五五.留侯世家》:「今以三寸舌為帝者師,封萬戶,位列侯,此布衣之極,於良足矣。」(源) 02.《三國演義.第四七回》:「某憑三寸舌,為丞相說之,使皆來降。」
漏網之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儒林外史》第五回:「幸得衙門後身緊靠著北城,幾個衙役,先溜到城外,用繩子把張、范二位繫了出去,換了藍布衣服、草帽、草鞋,尋一條小路,忙忙如喪家之狗,急急如漏網之魚,連夜找路回省城去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