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93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較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以競賽的方式來比較本領或實力的高下。宋.蘇軾〈游廬山次韻章傳道〉詩:「出入巖巒千仞表,較量筋力十年初。」《薛仁貴征遼事略》:「搦善射者來日對陣,較量弓馬。」
草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隱士自稱其居住的地方。如唐代杜甫的浣花草堂、白居易的廬山草堂。
五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嶽嵩山、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合稱為「五嶽」。《文選.木華.海賦》:「江河既導,萬穴俱流,掎拔五嶽,竭涸九州。」唐.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詩:「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也作「五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石橋。《玉篇.石部》:「矼,石橋。」宋.歐陽修〈廬山高贈同年劉凝之歸南康〉詩:「水聲聒聒亂人語,六月飛雪灑石矼。」
枝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樹木的主幹與旁枝。唐.白居易〈廬山桂〉詩:「枝幹日長大,根荄日牢堅。」
面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比喻事物的景像或狀態。[例]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宋.蘇軾〈題西林壁〉詩)
人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在塵世的緣分。明.屠隆《綵毫記》第七齣:「到得廬山,幸遇滕空尊師。他許我道骨可成,人緣未斷,且暫回家,潛修密諦,後會有期。」
楚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楚國的隱士陸通。字接輿,因見楚昭王時政治混亂,佯狂不仕,時人謂之「楚狂」。《論語.微子》:「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後泛稱佯狂者或狂放不拘的人。唐.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詩:「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張九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律詩情致深婉,蘊藉自然。如《 望月懷遠 》、《 旅宿淮陽亭口號 》等,都是歷來傳誦的名作。《 湖口望廬山瀑布泉 》,描繪壯麗的匡廬飛瀑,意境雄渾闊大, 沈德潛認為可與李白“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空。”(《 望廬山瀑布 》)相媲美(《 唐詩別裁集 》)。(資料選自網路)
枯樹逢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姓賈,東晉雁門樓煩人。初學儒家、老、莊,二十一歲往太行恆山參見道安,聽講《般若經》,遂從而出家。後入廬山住東林寺,領眾修道。善於般若,並兼倡阿毗曇、戒律、禪法。因此中觀、戒律、禪、教及關中勝義,都仗慧遠而流播南方。曾與劉遺民等人,在阿彌陀像前立誓,共期往生淨土,故後世淨土宗尊為初祖。著名弟子有慧觀、僧濟、法安等,另有雷次宗傳其禮學。 (2) 由:通「猶」。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