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3.624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纖塵不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蹟,他告誡弟子慧滿修道除了要能苦行外,還要能明本心,苦行才會有用。而要能明本心,就要隨時注意自己的心性所向,不要迷失。這樣心靈就會常保明亮,而不會有一點斷續間隔。後來「一塵不染」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人品純潔,絲毫不沾染壞習氣。也用於形容非常乾淨,一點灰塵都沒有。
定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固定心性、個性。如:「做事要有定性,不要見異思遷,才會有成就。」
許由洗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許由歸隱山林,優游自得,聽到帝堯欲讓位於己,便感到耳朵受到汙染,因而臨水洗耳。典出漢.蔡邕《琴操.卷下.河間雜歌.箕山操》。後以許由洗耳比喻心性曠達,超脫於物外,而以接觸塵俗之物為恥。《孟子.盡心上》「古之賢士何獨不然」句下漢.趙岐.注:「樂道守志,若許由洗耳,可謂忘人之勢耳。」
跏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中一種雙足交疊的禪定坐法。有減少欲念、集中精神的功用。[例]她每晚固定跏趺一小時以調養心性
平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安定祥和。[例]心性平和、局勢平和
浪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務正業的遊蕩青年。《西遊記》第九一回:「街衢中有幾個無事閑遊的浪子。」《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二:「大凡富家浪子,心性最是不常,搭著便生根的,見了一處,就熱一處。」
顛簸不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學說源自北宋的程顥、程頤,故後人常以「程朱學派」稱之。典源摘自朱熹寫給張欽夫的書信,內容提到關於心性方面的修養工夫:若要導正心性,則必須循著致知、誠意的次序,從中下功夫,才能達到「心無時不虛」的境界;如果可以一直在這方面努力,就可以常存此心,如此則動靜如一,不偏於任何一處。程顥也曾經說過:如果可以從身體力行中體會並且得到樂趣,到達此一境界後,就不必害怕無法把持心性。朱熹贊同程顥所言,認為要能如此下功夫,才是真正不會被推翻,沒有任何破綻、缺點的真理。典源又見《朱子語類.卷五.性理.性情心意等名義》。內容則是表述伊川先生(程頤)主張的「性即理也」以及橫渠先生(張載)所主張的「心統性情」二句理論...
好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要強,喜歡超越眾人,以博榮譽。《孔子家語.卷三.觀周》:「好勝者,必遇其敵。」《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四:「原來徽州人心性儉嗇,卻肯好勝喜名,又崇信佛事。」
資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籍、音樂和美術作品的品味亦屬之,特定情況下,文化資本可以轉成經濟資本。○1形體化狀態長期存在於人的身心性情,如人之人格類型、行為習慣、言談、儀態或形式風格。形體化資本是可修為與累績性,可藉由身體從內而外,表現出常存於行動者主體內。個別的投資者需要花時間,透過內化與吸收的過程,努力地接受教會或同化,無法假借他人之手,也無法傳遞完全。○2客觀化狀態以文化商品的狀況存在。文化商品本身同時具有兩種意義:物質性的意義是以經濟資本的形式呈現;象徵性的意義是以文化資本的形式,特別是以形體化之狀態呈現之。 社會資本 社會資本是一種建基...
心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心地、心性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