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2.248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柏拉圖三分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前言2 定義3 結論4 關鍵字5 參考書目 前言心性及社會組織的三分說:柏拉圖的思想,建立在他的心理學中心性三分說的基礎上。他認為心性有分上中下三個層次,屬於下層的是慾望,此層部分與人身之肚子(腹部)相同,餓了想吃,渴了想喝。較上層的第二部分是意性的部分,類似人身之胸部,是情得發動所,最上層的部分則是理性部分,猶如人身之頭部,是睿智、思考、判斷的所在。 定義這三部分顯...
榮格(C._Jung)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方煉金術著迷。他在《太乙金華宗旨》及西方煉金術找到與他個性化觀念相同之處:調和有意識的自我與無意識的心性。他也在解夢方面有傑出成就。夢反映無意識|潛意識,是心理學家非常重視的。據他估計,自己一共大約解過80,000個夢。榮格的學說與西格蒙德·佛洛德|佛洛德最大的分別,是他的理論得到較廣泛的考察證據。相對於佛洛德認為夢是一種被壓抑的願望的隱晦表達,榮格更強調夢具有一種補償作用。夢不是偽裝和欺騙,而是一部用特殊語言寫成的書。在夢的分析上,榮格強調不應該僅局限於單獨的夢,而是關注夢的系列,著重分析與個人有重要影響的“大夢”。同...
純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純粹潔淨。如:「人應隨時保持心性純淨。」
平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平時、素來。《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只為平素心性剛直,不肯趨奉權貴。」《紅樓夢》第三五回:「林黛玉自不消說,平素十頓飯只好吃五頓,眾人也不著意了。」
浪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行為放蕩不檢。《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上》:「郭威是個浪蕩的心性,有錢便要使,有酒便要吃。」
天人合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哲學中關於天人關係的一種觀念。宋代理學家認為「仁」是所有德行的總名,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所以學者應汲於求仁,盡己之心性,存天理,去人欲,由格致誠正修齊治平,而與天地合德,就可以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插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將花材作適當的安排,使之美觀,藉以陶冶心性的藝術。
禪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禪宗中國佛教,自入隋唐以後,即由承受印度的佛教,而演變成為純粹中國的佛教。在這丕變的時期,各種不同的宗派,便紛紛引經據典而告成立。禪宗與淨土,隋唐時代便應運而起的。自達摩西來,主倡「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客塵障故」的教說,禪宗即流行於北中國,其後逐漸由北至南,傳至唐代六祖慧能,體般若遣相之旨,提倡直指心性,不立文字,於是宗風大變。門下發展分立為臨濟、曹洞、法眼、溈仰、雲門五宗,禪宗至此而稱鼎盛。宋以後,佛教大小各宗相繼衰落殘破,唯禪宗非但不為所動,且普遍地深入民間,這在中國佛教史上,是值得大書特書的一頁。
程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生於北宋仁宗明道二年(西元一○三三年),卒於北宋徽宗大觀元年(西元一一○七年),享壽七十五歲。字正叔,為程顥的胞弟,少明道一歲。二程秉氣,大程溫和而重直覺;小程剛烈而重客觀,其學對後世格物致知的理學派影響極大。  著作:經學和思想的著作主要有《程氏易傳》四卷,《程氏經說》八卷,《伊川文集》八卷,及和大程合錄的語錄以及遺書。觀點:性即理,一陰一陽之謂道,心性情三分……。評價:馮友蘭:「程明道,為程朱理學一派之先驅。」
心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心和理。是宋儒心性論中的重點。明.王守仁《傳習錄.卷中.答顧東橋書》:「此區區心理合一之體,知行並進之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