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七情六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七情,指喜、怒、哀、懼、愛、惡、欲七種情感。六欲,指從眼、耳、鼻、舌、身、意(意念)產生的六種欲望。七情六欲總稱人的情感和欲望。如:「人都有七情六欲。」
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人若堅守意念,任何人都不能改變他的志氣。《論語.子罕》:「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三國魏.何晏.集解:「匹夫雖微,苟守其志,不可得而奪也。」
反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字面或言表與真正意念相反,藉以諷刺或增強語文力量。
誠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使意念真誠。語本《禮記.大學》。[例]誠意、正心、修身、齊家。
回心轉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們引用聖人言論,不過是藉以接續自己的學說,而非真正汲取聖人話中真義。朱熹又說:人在一天裡,內心的私心意念可說是不曾中斷,但這些學者在百念之中,卻不曾放棄成見,也不曾改變自己的主觀態度,然後把聖人話語再仔細斟酌思量,以揣摩聖人所欲傳達的道理。朱熹話中,批評當時學者「不會略略回心轉意去看,把聖賢思量」,是批評他們雖然讀聖賢書,卻不知應該改變自己原有態度,扭轉既有主觀,真心實意地回頭思考聖人話語,以做出正確的理解。後來「回心轉意」演變為成語,用來指改變心意,如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一折:「待我慢慢的勸化俺媳婦兒,待他有個回心轉意,再作區處。」
橫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縱橫交錯。[例]這幅抽象畫布滿橫豎的線條,一般人很難了解作者所要表現的意念
心有靈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情意相通,意念相契合。參見「心有靈犀一點通」條。元.于伯淵〈點絳脣.漏盡銅龍套.賺煞〉:「花月巧梳妝,脂粉嬌調弄,沒亂殺看花的眼睛,更那堪心有靈犀一點通。」
防人之心不可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提示人要懂得保護自己,心中不能沒有防備他人加害自己的意念。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諺語)與意氣相投的知己相聚,暢飲千杯酒也不嫌多;但碰到意念相左的人,連半句話也不願多說。明.高明《汲古閣本琵琶記》第三一齣:「自古道酒逢知己千鍾少,話不投機半句多,好笑我爹爹不顧仁義,卻道奴家把言語衝撞他。」
蓄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蘊積已久的意念。唐.開元宮人〈袍中〉詩:「蓄意添多線,含情更著綿。」也作「蓄念」。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