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9.926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諸葛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吳。他親率水軍東征,讓西守的司馬懿堅守不戰,讓蜀軍糧盡自退。但當孫權得知魏主的意圖後,認為己方成了主戰場,吃了虧,即令全線撤軍。在西線。諸葛亮鑑於以往的教訓,分兵屯田,打算久駐。這年八月,諸葛亮突患急病,暴卒於前線,時年五十四歲。蜀軍全線撤軍。諸葛亮在生前留下遺囑:「葬於漢中定軍山,就在山坡中挖一個墳,墳坑可裝下棺材便行了。穿平常的衣服,不隨葬器物。」 評價   諸葛亮少時已有超出眾人的才能,英傑霸者的器度,身高八尺(漢制,約今1.85米),容貌甚為俊偉,當時的人都十分奇異。  諸葛亮忠於主君,備受後世推崇。在受劉備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過河、由此岸到彼岸。如:「渡河」、「渡海」。唐.李華〈弔古戰場文〉:「萬里奔走,連年暴露。沙草晨牧,河冰夜渡。」
結草啣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結草銜環」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結草銜環」係由「結草」及「銜環」二語組合而成。 「結草」一語出自《左傳.宣公十五年》。記載春秋時秦桓公攻打晉國,晉大夫魏顆在輔氏之役大敗秦軍,並且捉到秦國大力士杜回的故事。相傳魏顆之所以能打勝仗是因為兩軍對戰時,戰場上出現一個老人,老人在秦軍必經的地方把草打結,杜回經過時被草結絆倒而被擄,晉軍才獲得勝利。晚上魏顆夢見老人,老人自稱是寵妾的父親,因為魏顆在父親魏武子死後,遵從父親神智清醒時的交代,將父親的寵妾改嫁,老人在戰場上將草打結絆倒杜回,是為了報答魏顆救了他女兒性命的恩情。 「銜環」一語則是出自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內容記錄楊寶九歲時在華...
天羅地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元.關漢卿《單刀會》第三折:「安排下打鳳牢龍,準備著天羅地網,也不是待客筵席,則是個殺人殺人的戰場!」
搖旗吶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搖旗吶喊」就是在戰場上,搖動軍旗,大聲叫喊以助聲威的意思。這應當是軍陣上常見之事,後來演變成一句成語。例如元代喬吉《兩世姻緣》第三折:「你這般搖旗吶喊,簸土揚沙。」說的是主角韋皋元帥,代天子出征西夏凱旋,前來赴駙馬張延賞的邀宴。在席上,張延賞要他的義女玉簫出來拜見客人並勸酒。哪知韋皋一看,玉簫和自己亡妻容貌長得一般模樣,所以當場動心求親,引起張延賞的不滿,不但將他驅離,並拔劍趕殺。韋皋一怒之下,出了宅院,要親兵將宅子包圍,要抓張延賞來碎屍萬段。親兵們一時大聲吼叫,聲威震人。後來玉簫出面來勸他:說他代天子出征,不學雲間飛翔的鳳鳥,倒像井底青蛙,在這兒帶著兵士搖旗吶喊,弄得塵土到處亂飛,是多麼不...
腥風血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殺戮的慘酷。[例]那一場江山保衛戰,打得相當慘烈,戰場上激起無數腥風血雨。
將信將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半信半疑,難以斷定真偽。唐.李華〈弔古戰場文〉:「其存其歿,家莫聞知,人或有言,將信將疑。」《兒女英雄傳》第一○回:「大家聽了,將信將疑,面面相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廣闊遙遠。《穀梁傳.文公十四年》:「過宋鄭滕薛,敻入千乘之國,欲變人之主。」唐.李華〈弔古戰場文〉:「浩浩乎平沙無垠,敻不見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走得很快的樣子。《左傳.文公十七年》:「鋌而走險,急何能擇!」晉.杜預.注:「鋌,疾走貌。」唐.李華〈弔古戰場文〉:「鳥飛不下,獸鋌亡群。」
千軍萬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義︰即「千軍萬馬」。見「千軍萬馬」條。 01.元.無名氏《千里獨行.第四折》:「他恰才萬馬千軍擺下戰場,則見他忙把門旗放,顯出那棄印封金有智量。」 02.《兒女英雄傳.第一六回》:「講他的心胸本領,莫說殺一個仇人,就萬馬千軍,衝鋒打仗,也了得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