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道路以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道路中行走時相遇,卻因有所顧忌而只敢以目示意,不敢發言。《國語.周語上》:「王怒,得衛巫,使監謗者,以告,則殺之,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三國志.卷六.魏書.董卓傳》:「百姓嗷嗷,道路以目。」也作「道路側目」。
掠影浮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嘗涉路,是以經教紛紜,實無一法可說也。此在教家已自如此,若教外別傳則絕塵而奔,誠非凡情淺見所測,吾不敢言也。至於詩者,言也,言之不足故長言之,長言之不足故詠歌之,但其言微,不與常言同耳,安得有不落言筌者乎?詩者,諷刺之言也,憑理而發,怨誹者不亂,好色者不淫,故曰:「思無邪!」但其理元或在文外,與尋常文筆言理者不同,安得不涉理路乎?滄浪1>論詩,止是浮光略影2>,如有所見,其實腳跟未曾點地,故云:「盛唐之詩如空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象。」3>種種比喻,殊不如劉夢得4>云「興在象外5>」一語妙絕。 〔注解〕 (1) 滄浪:嚴羽,字儀卿,一字丹丘,自號滄浪逋客。南宋邵武人,生卒年不詳。為文學批評...
聽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聽命、服從。《國語.魯語上》:「君今來討弊邑之罪,其亦使聽從而釋之。」《初刻拍案驚奇》卷一○:「正所謂敢怒而不敢言,只得一一聽從。」
聲遏行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響遏行雲」之典源,提供參考。 《列子.湯問》薛譚1>學謳2>於秦青3>,未窮青之技,自謂盡4>之;遂辭歸。秦青弗止;餞5>於郊衢6>,撫節7>悲歌,聲振林木,響遏8>行雲9>。薛譚乃謝10>求反11>,終身不敢言歸。秦青顧謂其友曰:「昔韓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繞梁欐,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過逆旅,逆旅人辱之。韓娥因曼聲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對,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還,復為曼聲長歌。一里老幼喜躍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賂發之。故雍門之人至今善歌哭,放娥之遺聲。」 〔注解〕 (1) 薛譚:秦國善歌者。 (2) 謳:音ㄡ,歌唱。 (3) 秦青...
浮光略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嘗涉路,是以經教紛紜,實無一法可說也。此在教家已自如此,若教外別傳則絕塵而奔,誠非凡情淺見所測,吾不敢言也。至於詩者,言也,言之不足故長言之,長言之不足故詠歌之,但其言微,不與常言同耳,安得有不落言筌者乎?詩者,諷刺之言也,憑理而發,怨誹者不亂,好色者不淫,故曰:「思無邪!」但其理元或在文外,與尋常文筆言理者不同,安得不涉理路乎?滄浪1>論詩,止是浮光略影2>,如有所見,其實腳跟未曾點地,故云:「盛唐之詩如空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象。」3>種種比喻,殊不如劉夢得4>云「興在象外5>」一語妙絕。 〔注解〕 (1) 滄浪:嚴羽,字儀卿,一字丹丘,自號滄浪逋客。南宋邵武人,生卒年不詳。為文學批評...
懷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懷念。《文選.李陵.答蘇武書》:「遠託異國,昔人所悲,望風懷想,能不依依。」唐.李紳〈別雙溫樹〉詩:「故山手種空懷想,溫室心知不敢言。」
橫行無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任意非為,無所顧忌。《三國演義》第一三回:「郭汜自為大將,橫行無忌.朝廷無人敢言。」《隋唐演義》第七五回:「他倚了夫家之勢,又會諂媚太后,得其歡心,因便驕奢淫佚,與太平公主一樣的橫行無忌。」
寇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衡州(今湖南衡陽)等地,病死於當地。一天宋真宗問:「吾目中久未見寇準,何也?」左右畏丁謂之淫威,竟不敢言。 著作留有《寇萊公集》。資料來源:網路
畏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畏懼罪刑。如:「畏罪潛逃」、「畏罪自殺」。《韓非子.問辯》:「是非愚者畏罪而不敢言,智者無以訟。」《三國志.卷六五.吳書.王樓賀韋華傳.華覈》:「長吏畏罪,晝夜催民,委舍佃事,遑赴會日,定送到都。」
闊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通達不拘。《後漢書.卷二二.馬武傳》:「武為人嗜酒,闊達敢言,時醉在御前面折同列,言其短長,無所避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