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2.510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餘響遶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餘音繞梁」之典源,提供參考。 《列子.湯問》薛譚學謳於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秦青弗止;餞於郊衢,撫節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雲。薛譚乃謝求反,終身不敢言歸。秦青顧謂其友曰:「昔韓娥1>東之2>齊3>,匱4>糧,過雍門5>,鬻歌假食6>,既去而餘音繞梁欐7>,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過逆旅,逆旅人辱之。韓娥因曼聲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對,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還,復為曼聲長歌。一里老幼喜躍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賂發之。故雍門之人至今善歌哭,放娥之遺聲。」 〔注解〕 (1) 韓娥:指戰國時韓國善於歌唱的女子。 (2) 之:前往。 (3) 齊:指戰國齊國...
冷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態度嚴峻、鐵面無私。如:「他審理案件法度嚴明,十足是位冷面法官。」《明史.卷一六一.列傳.周新》:「成祖即位,改監察御史。敢言,多所彈劾。貴戚震懼,目為『冷面寒鐵』。」
掩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沉默。《史記.卷一二.孝武本紀》:「臣恐效文成,則方士皆掩口,惡敢言方哉!」《東周列國志》第八二回:「忠臣掩口,讒夫在側,邪說諛辭,以曲為直。」
掐鼻皺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捏著鼻子,皺著眉頭。形容忍耐或痛苦的樣子。《土風錄.卷一二.掐鼻皺眉》:「意不欲而口不敢言曰掐鼻皺眉。」
土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不加文飾。《新唐書.卷一一五.郝處俊傳》:「處俊資約素,土木形骸,然臨事敢言,自秉政,在帝前議論諄諄,必傅經文。」
付與一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管絃樂聲,比鬧市中人們的話語還多。宮殿中一切的富麗堂皇,卻帶給人們無窮的災難和不幸,使得人民敢怒不敢言,而統治者也更加地驕橫了起來。等到戍守邊疆的兵卒們一起義,函谷關被攻陷,項羽一來,放了一把大火,可憐這富麗的阿房宮就這樣化為灰燼了。所以後來指東西讓一把大火給燒光了,就叫作「付之一炬」。
聳聽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聳人聽聞」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周密《齊東野語.卷七.洪君疇》近世敢言之士,雖間有之,然能終始一節,明目張膽,言人之所難者,絕無而僅有,曰溫陵洪公天錫君疇一人而已。方寶祐間,宦寺肆橫,簸弄天綱,外閫朝紳,多山門下,廟堂不敢言,臺諫長其惡,或餌其利,或畏其威,一時聲燄,真足動搖山嶽,回天而駐日也。乙卯元正,以公為御史。公來自孤遠,時莫知為何如人。首疏1>以正心格君為說,且曰:「臣職在憲府2>,不惟不能奉承大臣風旨,亦不敢奉承陛下風旨。」固已聳動聽聞矣。 〔注解〕 (1) 疏:古代臣下進呈君王的奏章。 (2) 憲府:御史治事的地方,指御史臺。
佳境漸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漸入佳境」。見「漸入佳境」條。01.清.金兆燕〈文殊院〉詩:「奇石擲元熊,怪松鬥蒼兕。佳境知漸入,未敢言觀止。」
無與為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相類似或可比擬的。宋.張耒〈敢言〉:「此子妒賢嫉能,無與為比。」也作「無與倫比」。
鳴鳳朝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正直敢言的賢士。《幼學瓊林.卷一.文臣類》:「李善感直言不諱,競稱鳴鳳朝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