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確定物質相變化曲線的斜率與潛熱關係的方程式
  
  其中P是壓力;T是發生相變的溫度;ΔH是焓的變化,即相變潛熱;而ΔV是相變時的體積變化。
能量方程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示運動系統內能量關係之或稱之為能量方程式。能量方程式通常包括動能、勢能、內能、功、消散能及消耗能等部分。
一次方程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數學上指未知數的最高次數為一次的方程式,如x+3=7。也稱為「線性方程式」。
克希荷夫方程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化學反應之反應熱(參見heat of reaction),一般是指在常溫(25°C)及常壓下(1大氣壓)之反應熱。在此狀況下,許多化學反應之反應熱可由已建立之圖表查到。然而,在其他溫度及壓力下之反應熱,則可能無現成之圖表可查得,因此可藉由方程式,將欲得到在不同狀態下之反應熱與標準狀態下之反應熱連結,此方程式即為克希荷夫方程式。其數學式可表為:
  
  式中,ΔHr,T為在溫度T 下之反應熱;ΔHr,T0為在標準狀態T0下之反應熱;v'i為反應物i 之化學當量(stoichiometric)係數;v""i為生成物i 之化學當量係數;而Cp,i為物種i 之等壓比熱常數...
限制方程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求解微分方程式或偏微分方程式,常須加諸初始條件(initial condition),邊界條件(boundary condition)或形狀位置條件等均稱之為限制方程式,例如:
  1. 當t=0時,u=0
  2. 當x=0時,u=0
  上式之 u 代表初始速度或邊界條件。此外對運動進行時如以廣義座標(generalized coordinate)表示時,不論完全運動束制或非完全運動束制之方程式,亦均稱為限制方程式
聯立方程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數中,含兩個以上的未知數,要求同時滿足二個以上之方程式的組合,稱為「聯立方程式」。
共線方程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數學方式表示攝影共線條件之方程式,稱為共線方程式。共線方程式係利用泰勒原理(Taylor`s theorem),使非直線化為直線。見共線條件。
漸變流方程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明渠流中,由於各種影響水流阻抗因素之變化,使其流速及水深在水流方向逐漸變化,以致其能量坡降並不等於渠底坡度,將此種關係以方程式表示之,即為漸變流方程式
  
  上式中,V為斷面平均流速;g為重力加速度;y為斷面上之水深;z為斷面上之底床高程;Sf為能量水頭坡降;x為沿水流方向之距離座標;V2/2g為流速水頭。
  若將流速V以q/y代替(此處q為單位渠寬之流量),則上式於微分後可改寫成
  

  式中,S0=-dz/dx為底床坡度;F=V/√gy為福祿數。
  上式可用於計算水面線,故亦稱水面線方程式。計...
  當流體通過如燃燒波或震波時,可視為經過一不連續的化學反應或具黏滯性的區域,造成流場性質如壓力、溫度、密度等的改變。在波前與波後流場性質之相互關聯可藉由方程式的推導而得到。藍(金).雨(果尼厄)方程式(或簡稱為雨果尼厄方程式)即是連接波前、波後熱力學性質相互關聯之方程式,數學上此方程式同表示為:
  
  式中,P為壓力;ρ為密度;q為單位質量之熱釋放量;r為比熱常數;而下標1為波前之狀態;2為波後之狀態。
勞侖茲方程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光波入射於液體時,其折射率與液體密度之間的關係可描述如:
  
  此式稱為勞侖茲方程式,其中n 為折射率;ρ為液體密度; 為折射率差度(參見specific refractivity)。由於此式曾分別由Lorentz從電磁理論及Lorenz從彈性體理論推導出,故習慣上常稱為Lorentz-Lorenz方程式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