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化學方程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來表示化學變化的簡明方式。通常左方為反應物的化學式,右方為生成物的化學式,兩方原子的種類與數目相等。
沙賓方程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沙賓憑經驗得知聲音在室內混響(reverberation)時間T的長短,與房間體積V的大小,以及總吸音A的多寡之間關係建立如下式:
  
  此稱為Sabine's方程式。(註:總吸音A即代表總吸音面的面積。)
勒都克方程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法人勒都克氏(Leduc)經長久對內彈道實驗結果之研究,於1895年提出很有名的膛內彈道之雙曲線(hyperbolic curve)公式:
  
  其中v 為彈速;u 為彈程,即砲彈在膛內之前進距離;a、b為常數,須由實驗決定之。
  Leduc氏之計算法,極為簡單且與實驗結果頗為接近,故非常實用。
藍道方程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藍道方程式係敘述帶電質點在電漿內之動態分佈方程式,並假設在狄拜長度(參見Debye length)內,其碰撞過程係透過多次小角度散射所組成,是藍道(Landau)於1965年首先提出。帶電粒子在電漿內的遷移過程非常複雜,但基本上可設想為是經由多次小碰撞的摩擦減速或速度擴散所組成,而兩者互相平衡,就可達馬克土威速度分佈圖。
  藍道方程式可協助計算電漿內粒子因碰撞所造成之速度分佈,特別是對一束固定能量之粒子,進入電漿體後之速度分佈,對設計核融合反應爐,很有幫助。
活力方程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二體問題(two-body problem)中,令v代表兩物體相對速度之大小,r代表兩物體間之距離,μ代表G(m1+m2),則動能v2/2與位能(-μ/r)之總和為常數,即:
  1/2 v2=μ/r=常數=μ/2a
  或寫成
  v2=μ(2/r-1/a)
  此即活力方程式,亦稱活力積分(vis-viva integral),又稱能量積分(energy integral)。
方程式檢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設邊方程式之最大閉合差不超過標準誤差2倍,則邊閉合差之限值Ws=2(δδ),為觀測角標準誤差,δ為邊長對應角之正弦數1秒表差。應用上式在野外觀測後計算視其是否超過限度,以查驗觀測方向是否含有大誤差。
貝色耳方程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貝色耳方程式是一個微分方程式
  x2y""+xy'+(x2-n2)y=0
  式中n為一常數,稱為貝色方程的階。上式的解即稱為貝色耳函數(參見Bessel function)。
守恆方程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力學的理論構架內,有數個基本公理,如:質量守恆、動量守恆、角動量守恆、能量守恆、電荷守恆…等,認為若無外在因素作用,則系統在運動前後或變形前後,系統內之質量、動量、角動量…等,分別保持不變,這些數學式,統稱為守恆方程式
邏輯方程式模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為了驗證邏輯方程式的正確性而將其模擬實現,以達到確認正確與簡化邏輯的目的。
拉格朗其方程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拉格朗其方程式為一組二階的微分方程式,是力學系統在廣義座標描述下,具有不變形式的動力學方程式。拉氏方程可表為如下:     式中,T 為此動力系統之總動能;qk為廣義座標;Qk則為廣義力。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