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0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43.994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對牛彈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對不懂道理的人講道理,彼此無法溝通。典出漢.牟融《理惑論》。[例]跟他講道理,簡直是對牛彈琴,還是別浪費脣舌吧!
隔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互相有阻隔、有距離。[例]她與孩子經常溝通觀念,可避免產生隔閡,並增加母子間的感情。
潛在課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論點,重視思想與行動的關係,以及知識形成的社會制約因素,採用衝突、內省和批判的思考模式,透過理性的溝通,來促進教育的改造,其代表人物,如包爾斯、金帝思、艾波等均屬之,因此對於潛在課程的研究特別重視運用分析和辨證的方法,全市學校知識、價值觀念和意識型態的傳遞和轉化的過程,進而達到課程的解放和教育的解放。潛在課程世雄升正式學習課程以外很重要的一環,因為它的影響是隱藏的、無形的、深遠的,在學校教育活動中,經常有一些非預期性的學習活動,需要教師來指導和協助,為了使潛在課程發揮其教育的正向功能,所以教師專業知能和專業判斷就顯得相...
批判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社會現象,就是俗稱的「法蘭克福學派」,他與現象學、結構主義構成歐洲三大哲學思潮,這一學派在教育上重視溝通、知識所引導的興趣、培養成熟的人,並利用大眾傳播媒體達到教育的目的。  批判理論起源於1929年德國法蘭克福所成立的社會科學研究所。當時該所主要成員有霍克海默、阿多諾與馬庫色,他們的理念雖未完全相同,但卻是一致對傳統作嚴厲批判。法蘭克福學派是批判馬克思主義最力者,批判理論的後設理性雖不排斥人性的物質面,但主張人性並不是以物質為基礎,而是在自然、社會與自我三個生活面向中顯現出來。(陳嘉陽,2012) 重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焦點團體訪談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填充句:主持人在團體過程中呈現一組未完成的句子,邀請成員依序完成這些句子。當成員難以用談話方式溝通時,主持人可以考慮使用填充句。5.圖示法:主持人事先準備圖畫紙和彩色筆,邀請成員針對內在的感受與想法透過圖畫表示。6.擬人法:主持人說完一段簡短故事後,邀請成員根據感受與想法說出這個故事與哪一類型生命體相似,並且對這個生命體描述個性及名字。二、探測性技術:與前者最大不同是抽象程度的不同,探測性技術比較容易運用至焦點團體過程,主要是用來刺激成員針對討論主題發表個人看法。1.概念構圖:主持人邀請成員針對討論主題,依序記錄在...
高瞻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探索、操作所提供的材料。(3)選擇:提供機會供幼兒自訂目標、選擇材料、活動參與。(4)語言:與幼兒溝通。(5)支持:以鼓勵及支持的態度,協助幼兒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每日一定程序的活動方式:計畫---工作---回顧(play-do-review)。4. 量評:評量項目有語言、表徵、序列、分類、數目、時間、空間、律動、社會情緒等9項。5. 家庭訪問:教師每周一次家庭訪問。 五、成人與幼兒間的互動High/Scope高瞻學齡前教育的第二要素是教師與幼兒的互動。互動指的是當教師與幼兒一起遊戲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比喻具有溝通功能的事物。[例]同心橋
文化回應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文化回應教學意指教室內的教學能夠參照族群文化的結構,在課程和教學上考量學生的文化背景、學習型態、溝通方式,以學生的母文化作為學習的橋樑,協助文化差異學生能夠有更公平的機會去追求卓越的表現。 目的  促使教師從事教學時應能顧及不同文化背景學生的各種特質與需求,以設法提升其學習表現,並在營造民主尊重學習環境中,幫助每一位學生認識自己與欣賞他人文化。文化回應教學強調教學者對不同族群文化的肯定,教學者須將學生的文化背景當作是學習知橋梁,並因應其文化差異所產生的學習需求差異而採行適切的教學方法回應之,除此之外,教學者也必須去瞭...
一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單純的。[例]人與人之間應作良性溝通,而不是一味的遷就忍讓。
雞同鴨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彼此無法溝通。如:「他倆的對話根本就是雞同鴨講,怎麼會有結論呢?」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