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25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凱勒計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凱勒計劃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教授凱勒(Fred S. Keller)在一九六0年代提出個人化教學系統即所謂的凱勒計畫(Keller Plan),是屬於個別化教學理論之一。凱勒計畫可以說是受到行為主義心理學家史金納(B.F. Skinner)的增強理論和編序教學理論的影響,試圖應用這些理論來改進當時教學的缺失。 凱勒的教學理論主要包括下列六項特徵也是其優點:(1)熟練標準(2)學生自我控速(3)單元考試和成績評量(4)立即回饋(5)助理制度(6)學習材料。
溝通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ntax)。瓊姆斯基所提的「語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而非語言結構的熟練度(mastery of structures),其主要論點是人類擁有「與生俱來」語言系統的知識,包括文法、字彙及組合正確句子的能力(林素娥,民89)。這讓英國的語言學家們對於語言教學所要培養的能力有了更豐富的看法,並開始質疑結構主義者或是只注意變形語法者,如Chomsky。此時的學者認為語言教學的重心應該擺在建立學生的「溝通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上,而非只注重語法結構的訓練。  美...
鍵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電腦或打字機上排列著字鍵的部分。如電腦鍵盤、打字機鍵盤。[例]熟練打字的他,打字時幾乎不用看鍵盤,文書輸入速度很快。
練家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熟練武術的人。如:「他們家世代都是練家子。」
聽能訓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激或反應之各種遊戲。如在兒童面前敲鈸,令其聽到聲音時舉起雙手;教師敲一下鼓,兒童堆一個積木。這些動作熟練後,再令兒童面向後面,從背後練習同樣的動作,兒童每做對一種動作,要立即給予鼓勵。然後進一步配合鼓聲走步或跑步;放火車的音響,令學生模仿火車跑步,音樂停止不 要跑;聽到音樂繞圈子走,音樂停止就趕快搶椅子坐下等遊戲。總之,要讓兒童對各種聲音感到熟悉,所以要儘量提供欣賞音樂的機會,但開始不必聽太複雜的曲子,輕鬆活潑的童謠、韻律單純、節奏明顯的進行曲等較佳。即使聽不到樂曲,可以感覺韻律或節奏就可以。二、聽辨聲音利用上述的遊戲,...
熟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熟悉、熟練
海洋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D.認識常見的海洋生物。E.瞭解家鄉常見的河流或海洋資源及其保育方法。(3)國小高年級具體目標:A.熟練游泳基本技能。B.瞭解臺灣海洋資源開發的概況。C.瞭解臺灣海洋文化,並領略海洋冒險、進取的精神。D.瞭解海洋自然科學的基礎知識。E.瞭解臺灣基本的河流與海洋資源,並積極參與海洋環保活動。F. 涵養熱愛海洋情操與增進探索海洋知識的興趣。(4)國中具體目標:A.熟練水域求生技能,並從事水域休閒運動。B.瞭解海洋產業的結構與發展,以及主要海洋法規與海域...
資訊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確使用儲存設備。 2-2-4 能有系統的管理電腦檔案。 2-2-5 能正確操作鍵盤。 2-2-6 能熟練中英文輸入。 3-2-1 能使用編輯器進行文稿之編修。 3-2-2 能操作印表機輸出資料。 3-2-3 能操作常用之繪圖軟體。 4-2-1 能操作常用瀏覽器的基本功能。 5-2-1 能遵守網路使用規範。 第三階段(國小五至六年級) 本階段課程著重在學習電腦多媒體設備、簡報軟體、影音編輯、網路環境與資料的安全防護及資訊倫理的實踐。 1-3-1 能認識電腦病毒的特性。 2-3-1 能認識電腦硬體的主要元件。 2-3-2 ...
精熟學習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達到高水準的正確率,才算是達到此一部分之精熟的程度,若是已達標準者,則可藉由提高成績的方式促其更加熟練,然而在此學習方法下,似乎能將所有學生拉抬到同樣的程度,卻有著最大的挑戰,那就是即使將內容分解成細微的部分,依然有學生未能在此標準內達到該有的成就。 如何運用若要能發揮最大的功效,則在使用精熟學習法時,教師需將學習的目標放在關節處,所謂的關節處及是連結更部位的重點,也就是說讓他們得以學習到如何將內容連結的部分,而非內容的充實,舉一明顯的例子來說,在數學的教學上,一個學生在尚未熟知加法的時候,又施以乘法的練習,於是在應用...
國立羅東高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業職業學校教育目標:一、培養青年為工業基層技術人才,以配合國家建設需要。二、傳授各類行業之實用知識與熟練技能,以增進工業生產能力。三、養成青年敬業、負責、勤奮、合作、服務等職業道德,以促進工業社會之發展。四、奠定青年能創造思考,以適應社會之變遷及自我發展之能力。 辦學理念『科技與人文並重』的全人教育。『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的理念。『學生第一、教學為先、教師為重』的原則。『人事、意見、經費、獎懲』四大公開的作法。『制度化』、『績效化』的行政機制。『學校社區化』、『社區學校化』的目標。『安全健康』、『溫馨和諧』的校園環境。『...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