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26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犀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嵌有犀角的腰帶。唐.白居易〈元微之除浙東觀察使喜得杭越鄰州先贈長句〉:「稽山鏡水歡遊地,犀帶金章榮貴身。」也稱為「犀圍」。
|
披毛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一種已滅絕的犀牛,生存於更新世,並存活於冰河時期。披毛犀生活在歐亞大陸北部,有一隻扁平的角,可以推開雪來吃草。牠有一層厚毛皮及脂肪,在寒冷環境用來保持溫暖。也稱為「長毛犀牛」。
|
犀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犀鳥科。體長約一公尺半,喙長,上有隆起物,可雕刻成飾品。羽毛黑色或棕色,間雜黃、白斑點,眼睫毛硬而黑,腳短有力。夜晚常群集於高樹上,發出嘈雜的聲音。生活於熱帶森林中,以果實和昆蟲為生。
|
小犀獵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Sycanus minor Hsiao, 1979 小犀獵椿象,本種屬於中小型椿象,成蟲體長約16.6-21.1mm,寬約3.4-3.8mm。成蟲體色黑色,有些為紅斑型個體,胸背及腹背具有紅色斑紋。成蟲觸角細長,頸部細長,黑色具有光澤,前胸背板前緣光滑、後緣則不規則突起,小盾片中央有橫向凹陷、端部具長刺,腹背板明顯外露,兩側外緣上翹。若蟲體色褐帶黑色具琉璃光澤。本種成蟲與度氏暴獵椿(Agriosphodrus dohrni)外型類似,最大的區別在於本種成蟲體型較大、體色全黑或有些個體具紅色斑紋,而後者成蟲腹部具白色斑紋,兩者有明顯的差異。本種成蟲與若蟲皆為刺吸式捕食性,常在樹皮下活動,以翅鞘目...
|
犀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官名。周末設置。職位類似後代的虎牙將軍。
|
毛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古代哺乳動物。與現今犀牛大小相似。參見「披毛犀」條。
|
爪哇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Rhinoceros sondaicus (Desmarest, 1822)
獨角犀,體型與體色似印度犀,但頭較小,皮摺較不明顯;體長300~320公分,尾長約70公分,肩高160~175公分,體重1,500~2,000公斤,角長15~25公分,雌性通常無角或僅有小突起,但體型較雄性略大。
早年分布於東印度、孟加拉、緬甸、泰國、越南、蘇門答臘、爪哇,甚至達中國大陸四川、湖南,現只存爪哇西端Ujung Kulon國家公園、越南、高棉、寮國可能尚有一些零星族群。
棲息在熱帶密林,有水及泥潭處,一天可行15~20公里,有經常活動的區域,以芽、莖、嫩葉、落果為食,會折斷枝幹,將直徑15公分的樹拔起;除生殖季外,一般單獨活動;雌獸發情週期為46~48天,懷孕期約12個月,一胎1仔,哺乳期可達2年,雌獸3~4歲、雄獸約6歲達性成熟,圈養狀況下最長壽命為21年。據估計,爪哇犀野外族群數量不超過100隻,極可能是世界上最稀有的大型獸類。
哺乳動物綱(Class Mammalia)
奇蹄目(Order Perissodactyla)
犀牛科(Family Rhinocerotidae)
|
西方副跑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方副跑犀在犀牛族群是算是屬於較原始的犀牛,頭上並沒有角,體型也不像現代的犀牛那樣的龐大、笨重,反而是有點類似迷你馬。它有細長而擅於奔跑的四肢,腳趾的數目也和現代馬類一樣變為較簡化,腳上的腳趾只剩三趾,而且腿部的肌肉大多集中在靠近身體處。這樣一來使得腳變的更輕而方便移動,而且可以迅速逃離當時古食肉動物的追捕獵殺。古生物學家推測它可能可以跑的像馬一樣快。
|
安氏大唇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安氏大唇犀生活在中新世時,中國大陸的華北地區。 安氏大唇犀是屬於大唇犀中種類比較大的一種,頭骨後端比較長,鼻額部上端沒有角,上門齒退化,下門齒變的非常發達,並向上向外伸出。
|
犀牛鬣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yclura cornuta (Bonnaterre, 1789)
身體以灰褐色為主,如其英文俗名所指,此蜥之身體及四肢皆有如犀牛般粗壯,背脊由頭後方延伸至尾部,具1排梳齒狀鱗片,雄蜥在頭部前端亦如犀牛般具有3個小型突角,全長最大約達120公分。
海地及多明尼加。
日行性,卵生,喜歡在多岩石裸露植物稀疏的地區活動,生性害羞,遇到危險即往迅速逃跑往洞穴中躲藏。
有鱗目(Class Squmata)
蜥蜴亞目(Suborder Lacertilia)
美洲鬣蜥科(Family Iguanidae),Iguanids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