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8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圍繞。《荀子.議兵》:「限之以鄧林,緣之以方城。」三國魏.曹植〈苦思行〉:「綠蘿緣玉樹,光曜粲相暉。」
4.憑藉。《荀子.正名》:「徵知,則緣耳而知聲可也,緣目而知形可也。」《後漢書.卷五四.楊震傳》:「安帝乳母王聖,因保養勤,緣恩放恣。」
提綱挈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提綱」,提起魚網的總繩。語本《韓非子.外儲說右下》。「挈領」,提起衣服的領子。語本《荀子.勸學》。「提綱挈領」比喻抓住事理的重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見識廣大。如:「淵博」。《荀子.修身》:「多聞曰博;少聞曰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摘取、弄斷。如:「反掌折枝」。《荀子.勸學》:「鍥而舍之,朽木不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磨之使利。通「礪」。《荀子.性惡》:「鈍金必將待礱厲然後利。」唐.柳宗元〈弔屈原文〉:「何先生之凜凜兮,厲鍼石而從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過錯。通「愆」。《荀子.正名》:「長夜漫兮,永思騫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明白、了解。《荀子.儒效》:「其言多當矣,而未諭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照、相比。《荀子.不苟》:「言已之光美,擬於舜禹,參於天地,非夸誕也。」南朝梁.沈約〈長安有狹斜行〉:「咸陽不足稱,臨淄孰能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欺騙。《荀子.儒效》:「魯之粥牛馬者不豫賈,必蚤正以待之也。」漢.桓寬《鹽鐵論.力耕》:「古者商通物而不豫,工致牢而不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本來、從前。《左傳.昭公十三年》:「又奪成然邑而使為郊尹,蔓成然故事蔡公。」《荀子.性惡》:「凡禮義者,是生於聖人之偽,非故生於人之性也。」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