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30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出錢罪。如:「罰鍰」。《史記.卷一○二.張釋之傳》:「一人犯蹕,當罰金。」
自顧不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劉聰是東晉十六國時匈奴漢國開創者劉淵的第四子,劉淵死後自立為帝。隔年攻陷洛陽,擄晉懷帝司馬熾,繼而殺之。後又攻陷長安,擄晉湣帝司馬鄴。當時晉朝大將軍趙固攻河東,揚言要活捉劉聰的兒子劉粲,以回晉湣帝。晉軍企圖偷渡洛水和汭水,襲擊劉粲的部隊,劉粲的部下王翼光發現後,馬上報告劉粲。但劉粲太過輕敵,認為趙固連堅守都忙不過來,哪裡還能渡河偷襲?沒想到當夜,晉軍就渡河襲敗了劉粲的軍隊。後來「自顧不暇」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自身難保,沒有餘力再管別的事情。
王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押到長安。這些人按律當死。有人提出王維凝碧宮詩可證其忠於唐王朝之心,加之他的弟弟王縉請求削己官職以死罪,唐肅宗特此原諒了他,不但不殺,而且還給了個太子中允之職,可謂不幸中之大幸。這時,王維已57歲,接近暮年了,接太子中允不久,加集賢殿學士,後又遷太子中庶子,中書舍人。上元元年(760年)夏,60歲的王維轉尚書右丞,這是他一生所任官職中最高的官階,也是最後所任之職,只任了一年,第二年七月便去世了,所以後世稱他為王右丞。 學術王維擅長各種詩體,尤以五言律詩和絕句著稱。王維前期的詩大都反映現實,後期則多是描繪田園山水,王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搶奪、俘虜。如:「擄人勒」。《東觀漢記.卷九.馮異傳》:「更始諸將,縱橫暴虐,所至擄掠,百姓失望。」《水滸傳》第三二回:「恭人被清風山強人擄去了。」
因小失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為小利,而損失大利。見「貪小失大」條。01.《二十載繁華夢》第三四回:「說個報效罪的人情,那可使不得,他卻只是不理,只道他身在洋界,可以沒事,不知查抄起來,反恐因小失大,他卻如何懂得?」02.《兒女英雄傳》第二三回:「再說看那姑娘的見識心胸,大概也未必肯吃這注,倘然因小失大,轉為不妙。」
喪心病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喪失人性,舉止荒謬、反常。形容人殘忍可惡到了極點。[例]綁匪勒成功又將人質撕票的做法,簡直是喪心病狂,令人髮指。
改過自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肉刑」,斬掉的肢體肌膚,就再也接不回去了。將來想要改過,卻永遠帶著傷口而無法重新作人。緹縈希望能代父罪,讓父親有改過自新的機會。漢文帝被緹縈的孝心深深感動,就赦免了淳于意的罪。典源又見《史記.卷一○六.吳王濞傳》。內容則是敘述漢文帝時,對吳王濞的種種惡行不忍處罰,但吳王濞並未因此改正過失,重新作人,所以鼂錯建議景帝應該削減吳王的勢力,以免造成更大的禍亂。其中也用到「改過自新」一語。後來「改過自新」用來指改正過失,重新作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人或器物陪葬。《禮記.檀弓下》:「陳子車死於衛,其妻與其家大夫謀以殉葬。」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哀弔》:「昔三良殉秦,百夫莫。」
街談巷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張衡〈西京賦〉(據《文選.卷二.賦.京都上》引)1>都邑游俠,張趙之倫。齊志無忌,擬跡田文。輕死重氣,結黨連群。寔蕃有徒,其從如雲。茂陵之原,陽陵之朱。趫悍虓豁,如虎如貙。睚眥蠆芥,屍僵路隅。丞相欲以子罪,陽石汙而公孫誅。若其五縣2>遊麗,辯論之士。街談巷議,彈射臧否3>。剖析毫釐4>,擘肌分理5>。所好生毛羽,所惡成創痏。郊甸之內,鄉邑殷賑。五都貨殖,既遷既引。商旅聯槅,隱隱展展。冠帶交錯,方轅接軫。封畿千里,統以京尹。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漢書.卷三○.藝文志》。 (2) 五縣:即「五陵」,指長陵、安陵、陽陵、茂陵、平陵五個漢代帝王陵寢所在的縣。皆位於長安,為當時豪俠...
百發百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喻世明言.卷八.吳保安棄家友》:「洞主姓蒙名細奴邏,手執木弓藥矢,百發百中。」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