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古代刑。凡軍民犯罪及生員以上犯輕罪的人,准許其納金罪。《清史稿.卷一四三.刑法志二》:「刑有三:一曰納,無力照律決配,有力照例納。」《醒世姻緣傳》第一七回:「告狀訴狀,手本呈詞,無一不為刮金之具;原告被告,干證牽連,有則盡為納之人。」
擄人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刑法上指意圖勒而擄人者,處死刑、無期徒刑或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鞭苔舞;罪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蹈繪畫名稱。西班牙畫家戈亞(F. Goya, 1793)的作品中,曾記載西班牙人以火燒異教徒做為公眾娛樂的歷史,這幅畫中,迫害者在著白衣的異教徒身上,套上圓環,神像尚未抬入前,他們繞著半裸體的受難者手舞足蹈。這幅畫所呈現的意境,很像歐洲的死亡之舞,舞畢後,這些異教徒就在馬德里,活活被燒死。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按照原價買回。《儒林外史》第一六回:「他一個錢不認,只要原價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買藥。《水滸傳》第二五回:「你救得我活,無事了,一筆都勾,並不記懷。武二家來,亦不提起,快去藥來救我則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繳納錢財、物品以求換取性命或免除罪刑。《北史.卷九二.恩倖傳.和士開傳》:「既得免罪,即令諷論,責其珍寶,謂之命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典當、抵押。《醒世恆言.卷三一.鄭節使立功神臂弓》:「你典,還是解錢?」《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三:「往典鋪中解了幾十兩銀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抵押在當鋪的物品。如:「當」。
投鼠忌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解釋比喻做事有顧忌。 相似詞畏首畏尾/瞻前顧後 相反詞大刀闊斧/當機立斷 例句警方布線追查一起擄人勒案,但投鼠忌器,為顧及人質的生命安全,要求媒體暫時不要披露消息。參考資料:《商周出版》胸有成足說成語
咬文嚼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知是可造之材,便將錢給他。陶母知道這件事之後,卻責備陶侃怎麼可以用「信」字去典當換錢,要陶侃去將字回。陶侃心裡雖然不願意,但母命難違,只好又去韓家。陶母口中雖然斥責陶侃,心裡也明白陶侃的用意,很想替他招待那位學者。於是等陶侃出門,陶母便剪下一頭長髮拿到街市上賣錢。陶母在街市上賣頭髮時,正好遇見了韓夫人。韓夫人知道陶母痛斥了陶侃一頓的事之後,覺得無法理解,便問道:「不過是一張紙罷了,有什麼好生氣的?」陶母便回答:「陶侃也和你有同樣的想法,認為是我太過分咬文嚼字。但是,不論男女,都必須有了這個『信』字,才能得到別人的敬重,怎麼可以小看它呢?」這裡就用到了「咬文嚼字」。「咬文嚼字」形容拘泥於文字...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