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9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後現代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現代主義 介紹掌握「後現代主義」意義的方式之一是正視其對現代主義的反動。現代主義的精神是熱切的透過理性而理解世界。早期現代主義學者們假定了世界是理性的寓所,期間所謂的真實面,不僅可以完全被人類心智所掌握;而且,存在著一固定的真實體系,人類思想可以竭其所能的加以掌握。現代主義者認為自然及社會科學的成果提供人類確切的真理,真理超越了懷疑,人類對事物的理解正反映了事物的本然面,這種動機就如同科學方法本身,是客觀的、中性的。現代主義的不同事物的思考形成了各式理論(後設敘述,metanarratives),說明了世界與生命的意...
管窺蠡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了,彼一時,此一時也。戰國時代各國競爭激烈,讀書人可憑本事施展抱負。但現在漢朝統一天下,有固定的人事體系,有志之士不一定能受到重用。更何況自己是「以管窺天,以蠡測海,以莛撞鐘」,意思是說自己眼界狹小,見識短淺,能力纖弱,哪有資格表達意見呢?東方朔以反話的方式,抒發自己的不平與無奈。後來「管窺蠡測」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人見識淺陋狹窄。
教育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迎接雲端學習時代來臨,教育部透過整合教育體系的雲端學習資源與服務,建構以服務全國學生、教師及家長需求為主的「教育雲」服務,滿足行動學習與翻轉學習的教育需求。 教育部自102年8月啟動服務以來,推出電子郵件、跨縣市單一帳號簽入等雲端化服務,導入校園使用。103年開始建立「教育雲」入口網,整合縣(市)政府、部屬機關(構)、大學及民間等數位資源與服務,依不同類型,分別匯集於「教育大市集」、「教育百科」、「教育媒體影音」、「學習拍立得」、「學習工具」及「線上學習」等,推出更多的雲端應用服務。透過「教育雲」入口網的跨平臺整合查詢介面,可進行搜尋教育雲端的各項學習資源,或利用教育體系的單一帳號登入,即...
功能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功能,因此功能論認為,社會裡的一切活動都是由該社會中的需求所決定或創造的。二、 功能係指有關『維持』體系均衡的活動:在此一說法中,社會上所有制度均是由社會體系所制定產生的,因此所有存在的社會制度,必然對其社會體系的維持有所助益。當代功能論於1950年代末期至1960年代初盛行,其學派為首者便是哈佛大學的Talcott Parsons其所主導的結構功能論引領當時美國社會學界,而...
社會階層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社會階層化1.1 社會階層化的主要理論1.2 中英文關鍵字1.3 參考資料 社會階層化  社會階層化(social stratification)是指依據某些標準或屬性,將社會區分為若干高低不同層級的歷程和現象,其中任何一個層級為一個階層;通常一個社會體系中,會因個人不同的特質(學歷、收入等)、能力、聲望、權力及影響力等形成較持久的社會階層。社會階層化的結果決定個人的「生活機會」,屬於不同的社會階層,其所代表的最大意義就是生活機會的差異,其中包括死亡(機會)與健康、教育機會的多寡、社會正義的保障等(陳嘉陽,201...
代幣制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數量與種類,使維持代幣的供需平衡。(劉春榮,1984) 代幣制度的運用  綜合蓋哲爾與謝倫的班級社會體系模式理論,在班級社會體系中運用代幣制度應注意如下(引自詹傑森,2007):新接一個班級,必須先仔細研究每個學生的文化背景,與既有的學生次級文化,了解其價值觀,提供在規劃代幣制度時理性的參考資訊。代幣制度運用過程中,要能關照、理解學生的個別差異,強調每一個體具有獨特人格的需要,給予高度的尊重與鼓勵,學生始能產生認同感。在班級經營中營造和諧氣氛,針對...
文化再製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l models)分析西方先進工業國家教育系統與資本主義社會關係。而「文化再製理論」在資本社會的學校體系中往往被視為具有公平正義的功能,亦即藉由教育途徑,勞工階級的下一代得以向上流動。儘管一些學者認為此種獲政(achieved)功能足以取代世襲社會歸屬(ascribed)功能。但是,後續研究者卻發現在社會流動(social mobility)中,存在著相當比率的階級再製。於是,相關學者以「文化再製理論」闡釋此種現象是根源於「學術課程」(academic curriculum)與階級文化的斷裂。本節主要聚焦於布爾迪厄文化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相繼不絕的體系、關係。如:「血統」、「傳統」、「法統」。《戰國策.秦策三》:「天下繼其統,守其業,傳之無窮。」
合作學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由探究活動而學得的知識是科學概念而不是文字知識。因學生經由探究活動過程能在腦海中建構他自己的概念體系。當愈多的活動被學生探究,學生的科學態度會積極,學生的科學方法層次愈高,則愈有信心探討更多的活動。探究式教學法演變至今、巳有許多結構化的模式,歸納有探究訓練模式、科學探究模式、集體探究模式及探索、發明、發現模式。其中探索、發明、發現糢式是由Ragan & Shepherd所提出,與美國加州大學物理學教授卡普拉斯(Robert Kuplus)所領導的SCIS(Science Curriculum Improvem...
資訊科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籍、商業檔案、報刊、唱片、電影、電視節目、語音、圖形、影像等)。在企業,學校和其它組織中,資訊科技體系結構是一個為達成戰略標的而採用和發展資訊科技的綜合結構。它包括管理和技術的成分。其管理成分包括使命、職能與資訊需求、系統配置、和資訊流程;技術成分包括用於實作管理體系結構的資訊科技標準、規則等。由於電腦是資訊管理的中心,電腦部門通常被稱為「資訊科技部門」。有些公司稱這個部門為「資訊服務」(IS)或「管理資訊服務」(MIS)。另一些企業選擇外包資訊...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