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9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憲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書目3 關鍵字 憲法的特性 一、最高性憲法的最高性具有以下兩種意義(一)憲法在國家所有法秩序的體系中效力最高,而憲法的效力非源自於其他法律,憲法自身便具有最高性,其制定是源自於政治力。(二)憲法在國家所有法秩序的體系中效力最高,所以任何其他的規範都不得與憲法相牴觸,否則無效。 二、原則性憲法作為國家根本大法,其內所規定者均為較重要、具原則性意義之事項,而對於較不重要或瑣碎之事項,則不加以規定。例外:瑞士聯邦憲法的直接性民主性格較強,其人民可自...
學生次級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師生關係以及同儕團體的規範均會影響學生次級文化的形成。社會方面:由於發展與變遷過於快速,導致固有文化體系的脫節、新舊文化的衝突以及價值體系的混亂,年輕一代的學子無法接受上一代所給予的生活意義與行為典範,世代之間無法取得共識,因此轉而尋求年齡、思想相近的同儕團體之認同,在彼此相互影響及採取共同行動的結果下,形成了次級文化。另外,消費能力的提升、大眾傳播媒體與商業廣告的推波助瀾,也會加速學生次級文化的形成。 學生次級文化的特質  依據次級文化的意義,與...
不證自明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正式化或標準化:組織對成員職責及工作程序規定之程度,和成員不必遵守有關規定的程度。(4)階層化或地位體系:組織中工作間酬賞的差異和流動性。2.功能變項學校所關係的組織目的,亦可分為以下四種:(1)適應性或彈性:組織每年執行新計畫和新技術的數量。(2)生產力或效能:每年單位生產量和每年單位生產的成長率。生產力是一種量的變項;不必反映品質。(3)效率或成本:一個單位生產量所需的成本和資源閒散的數量。(4)工作滿意或士氣:工作滿意的情況或轉換工作的比率。以上八種變項,構成海格不證自明理論的主要內容。這種理論主要命題有下列七項:...
內閣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防、財政等都是由內閣閣員集體決定。(註2) 參考書目註1:小笹光伸,<議會內閣制國家之選舉制度對政黨體系影響之研究─以日本、英國、德國為主>,2008。註2:彭懷恩(2001):《政治學概論》。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頁174-178。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內閣制英文關鍵字:the cabinet system
五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指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之間的五種倫理體系。《鏡花緣》第九九回:「門上有了這樣能事家人,恩主於五倫之中,雖於朋友這倫有些欠缺,畢竟少了許多應酬之煩。」也作「五常」。
輔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業的經驗與價值,代表大多數輔導專業人員的觀點,因此原則成為專業角色、功能及活動有關的基本假定或信念的體系。根據此原則的特質,輔導工作發展出以下幾項基本的哲學信念:(一)輔導工作的目標來自民主社會的需要及價值觀。(二)輔導工作尊重個體的價值、尊嚴與獨特性。(三)輔導工作是教育計畫中獨特而重要的一環:輔導工作不但接受個體的獨特性,同時亦鼓勵每個人在社會接受的情況下,發展其自我獨特性。(四)輔導工作的基本功能為預防性功能,重點在於預防個體發展過程中產生問題。(五)輔導工作協助個體達到改變、成長及成熟。(六)輔導工作運用科學方法...
結構緊張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類藥物、酒精成癮者、流浪漢。 伍、叛逆型若有一人全面否定現有文化目標以及其達成手段,而欲另自立一文化體系以及價值目標,即是叛逆型偏差;此一類型通常會招來原有文化的重大社會控制,但其反叛若成功,便可建立一組新的文化價值或者是社會結構。(註二)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結構緊張理論英文關鍵字:structural strain theory 參考文獻註1:吳易驊。圖解社會學。易博士 P.150註2:王振寰、瞿海源。社會學與台灣社會三版。巨流 P.83~P.85
交換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早期社會學者 Comte,Spencer,Durkheim 以降至功能論的出現,其中不斷強調的社會體系的秩序以及社會變遷是否過於虛無;交換論派的學者認為,既然工業革命的重心是經濟,那以商業、經濟行為來探討人類日常生活是合理且可行的。交換理論也被認為較適用於人類學研究初民社會中,人類的交換行為;而行為心理學則被視為影響社會交換理論較深的一派理論,其理論強調人類行為可因環境的改變,而隨之改變,重點在於個人的動機才是真正決定個人行為的主要因素;三則是經濟學也同樣被認為是交換理論中,人類如何以理性選擇來決定其行為的基礎。總而言...
教師知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教學知識是個人經驗的累積。簡言之,教師知識即理論和實務的結合,以使教學更具有效性,所以對於教師知的體系,應有完整的瞭解,以下針對教師知識的內涵,進行分析與瞭解。二、教師知識的內涵一個專業的教師,應該具備怎樣的專業知識與能力?Shulman(1986;1987)以其在教師知識方面的研究,從學者專家的角度提出了七個教師教學應具備的知識範疇,這七項知識的內容如下:1.學科內容知識(subject matter knowledge):學科領域中的概念及架構,不同學科領域其學科知識架構不同,即教師對特定科目知識
教育社會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963)的人力資本理論8 其他名詞9 外部連結 概論教育社會學誕生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它的知識體系有賴兩個不同的派別。一方是教育學家對赫爾巴特教育體系作出批判時建立,強調教育與社會的互動。另一方是社會學家把教育當作社會制度納入到社會學研究領域。R. Dreeben把教育社會學研究主旨分為三個部分:教育的社會流動性理論(social mobility of education)社區對教育的影響(community influences on e...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