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94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現實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哲學上指以實際的事實及狀況為基礎,而據以立說行事,並反映現實生活本質的主義。與理想主義相對。
|
環境評量策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t)又稱生態調查(ecological inventories),是該策略中的一項重要方法,其理論基礎強調個體和環境的關係,評量的步驟如下:1. 描述主要課程領域(居家、休閒、學校、社區、職業)。2. 指出個體目前和未來的自然環境。3. 列出每一個大環境中的次環境。4. 列出一般兒童在這些環境中的表現及活動。5. 排定這些次環境活動的優先順序(對個體而言是否具備功能性)。6. 列出執行這些活動所需的技能(進行工作分析)。7. 進行差異分析,了解那些學生還部會(成為教學介入的重點)。8. 決定這些活動在教學實有乃些需要修改...
|
母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凡有親屬關係的語言都是由一種原始的語言發展出來的,此原始語言猶如這些語言的母親,因此稱為「母語」。如拉丁語是法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羅馬尼亞語等的原始母語。也稱為「基礎語」、「原始語」。
|
教育輔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正確觀念,而達培養健全完全人格的教育目標,所以,生活輔導是教育的重要工作,是學業輔導和職業輔導的基礎。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教育輔導英文關鍵字:Guidance in Education 參考資料吳清山、李錫津等人著。班級經營,2002年初版,頁51-52,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
聯結論者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複雜的神經路徑相聯結。然而,聯結論對教學和學習的涵義並不明確。其直截了當的應用是,要更強調以經驗為基礎的教來,而不再強調規則的教學(如文法或算術規則)。不過這個陣營的研究者態度謹慎;他們只是認為聯結者模式對以規則為基礎的教學的確佔有一席之地。 關鍵字中文: 聯結論者模式英文: Joint conclusion by mode 參考書目Robert E. Slavin(2005)。教育心理學,頁218-219。台灣培生教育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朗誦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以語言音調為基礎吟唱性質的曲調。節奏自由、伴奏簡單,常用於歌劇、神劇等大型聲樂曲中。也稱為「宣情調」、「宣敘調」。
|
兒童美勞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培養出他們負責任態度,並讓他們得到應有的對重。美勞教育可以培養孩子「想、做、看」的能力。美勞教育的基礎建立在孩子本身的思考能力上,他必須能想、動腦筋去構思如何表現一個作品。另外「幻想」也是不可缺少的,刻板而方便的現代生活容易讓人產生惰性,漸漸使想像力流失,但是我們今天所擁有的文化資產和科技產品,都是源自想像力的產物,因此有必要藉著美勞教育來發揮孩子們的想像力。這就是「想」。「看」一直是我們的美勞教育最弱的一環,美勞是一種視覺藝術,不是光憑想像,因此要培養孩子的觀察和欣賞能力。觀察必須從不同的角度著手,財部會流於片面的認識...
|
個位數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抽象單位 唱數首先學生需要熟悉數字的順序,雖然起初尚未知道數字代表之涵義,但能依序數數是首要的基礎步驟。而在教導數數的教材上,可採取由老師示範的方式讓兒童來模仿,進而依序念出1到10的數字,另外也可藉由一些兒歌來增進學生的記憶力,例如星期一猴子穿新衣,星期二猴子肚子餓等等的幼兒歌曲,讓學生能更熟悉數字間的順序關係。(註1) 建構具象的計數單位 知覺單位為對象所謂知覺單位意旨運用具體物來與數字相對應,因此透過實際的動手操作,讓學生能以知覺的途徑來教導數字所代表之:意義。舉例而言,可提供一疊的貼紙,當學生拿一個物品時即唱...
|
指導啟智班兒童的美勞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術教育不單只是美術的,還有教育的問題,而教育又需要有哲學基礎才能健全教育概念,同時教育還涉及教材及兒童輔導的問題。目錄1 一、跨入特殊美術教育的源起2 二、啟智班兒童美勞課必須配合它們的生活中心主題3 三、讓孩子產生學習的興趣,上課自然有秩序4 四、啟智班的孩子還停留在感覺期5 關鍵字6 參考資料 一、跨入特殊美術教育的源起現在小朋友的個人經驗有所差別,如果用同一個主題去引導的話,有經驗的孩子很容易著手,沒有經驗的孩子反應就很慢。現在的美術教育講究以兒童為中心本位,但這在過去我們養成訓練及經驗中是很少接觸到的,即使在美...
|
本我_自我_超自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生命,並延續種族的生命,佛洛依德稱其為生之本能,也就是個體所有正面的、有建設性的行為,都是以此為基礎的。後來佛洛依德發現生之本能無法解釋人類社會中黑暗的一面,因此便提出了死之本能來解釋人性的黑暗面,這是促使攻擊與破壞等原始性衝動的內在力量。以求生的觀點來看,生物性需求的滿足,就是在解除生理上的緊張;當完全處於不緊張的情況下時,也就是無生命的狀態了。因此佛洛依德假設人們在潛意識中希望要回到那無緊張、無生命的狀態,那也就是死之本能的由來。本我的活動是依據「唯樂原則」,也就是說它所要求的是當下的、完全的滿足,無法忍受挫折和抑...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