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0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腹載五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學富五車」之典源,提供參考。 《莊子.天下》惠施1>多方2>,其書五車,其道舛駁3>,其言也不中4>。厤物之意,曰:「至大无外,謂之大一;至小无內,謂之小一。无厚,不可積也,其大千里。天與地卑,山與澤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大同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萬物畢同畢異,此之謂大同異。南方无窮而有窮,今日適越而昔來。連環可解也。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氾愛萬物,天地一體也。」 〔注解〕 (1) 惠施:西元前370?∼前310?,戰國時宋國人。曾任梁相,有辯才,與莊周友善,和公孫龍並為名家的代表。研究萬物同異關係,提出小同、大同、小同異、大同異等概念。亦稱為惠子。 (2...
否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窒塞阻隔。《後漢書.卷八一.獨行列傳.諒輔》:「天地否隔,萬物焦枯,百姓喁喁,無所訴告。」漢.傅毅〈舞賦〉:「啟泰真之否隔兮,超遺物而度俗。」
氾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博愛。《莊子.天下》:「氾愛萬物,大地一體也。」
殊致同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殊途同歸」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殊途同歸」原作「同歸殊塗」。孔子說:「天下的事物,有什麼可以困擾憂慮?天下萬物同歸於一個好的理想目標,雖然有百種不同的思慮,採用的方法不同,但所得到的結果都是相同的。」後來「殊途同歸」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採取的方法雖不同,所得的結果卻相同。
萬籟俱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萬籟俱寂」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唐代詩人常建,開元年間的進士。仕途並不得意,經常放浪山林、琴酒之間。他的詩用字精鍊、風格清新,常以山林、寺觀為題材,如這首〈題破山寺後禪院〉詩就是。詩人在清晨太陽才剛照到樹林的時候來到興福寺。沿著竹林中蜿蜒的小徑往幽靜的後院走去,禪房就掩蔽在花木的深處。和煦的陽光透進樹林裡,耳裡充斥著鳥兒悅耳的鳴叫聲,清澈的潭水倒映出山的景色,讓人心神漸漸地空明透徹,不被塵事困惱。此時只覺得自然界的各種聲音都靜了下來,只剩下佛寺裡傳來幽幽的鐘磬聲。後來「萬籟俱寂」這句成語也許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萬物無聲,一片寂靜。
陽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陽氣、生長萬物之氣。《周禮.春官.大宗伯》:「以天產作陰德,以中禮防之,以地產作陽德,以和樂防之。」《新唐書.卷三四.五行志一》:「陽德衰則陰氣勝,故常雨。」
百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萬物
固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來就沒有。《文選.賈誼.鵩鳥賦》:「萬物變化兮,固無休息。」
將無作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無中生有」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無中生有」指從「無」捏造出「有」,所以可指本無其事,憑空造作。這句成語一般以為出自於《老子》,但這和《老子》第四○章所說的「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意思並不一樣。老子認為天下萬物都是從「有」產生出來,而「有」又從「無」產生出來。就這個意思來看,老子的「無中生有」,是一種解釋道之本源的見解,和後代使用「無中生有」的意思頗有不同。後來的用法,這個「無」就是「沒有這會事」,這個「有」就是「有這會事」,所以「無中生有」的意思才會是:本無其事,憑空捏造。
尹文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戰國齊尹文撰,一卷。今本大旨指陳治道,欲自處虛靜,而萬事萬物則一一綜核其實,其說出入道、法二家,然與莊子、荀子所述尹文思想不合,疑為後人偽託。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