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9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釁發蕭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且爾言過矣,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冉有曰:「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今不取,後世必為子孫憂。」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脩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1>也,相2>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3>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4>於邦內。吾恐季孫5>之憂,不在顓臾6>,而在蕭牆7>之內也。」 〔注解〕 (1) 由與求:由,仲由(...
多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慶幸。唐.韓愈〈與大師書〉:「緣昨到來,未獲參謁,倘能暫垂見過,實為多幸。」《水滸傳》第二二回:「端的想殺柴進!天幸今日甚風,吹得到此,大慰平生渴仰之念!多幸,多幸!」
舍本即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物產量減少人民就會輕易遷徙,無心安居故土。且民捨本而事末,會變得好耍小聰明狡滑多詐,善於玩弄法律,倒是非。後來「捨本逐末」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且多借指不求事物的根本大端,只重視微末小節。另外據《戰國策.齊策四》載,齊國使者對於趙孝威太后見面先問齊國歲收、百姓安好,才問候齊王這件事,感到不滿。於是趙孝威太后回說:「苟無歲,何以有民?苟無民,何以有君?故有問舍本而問末者耶?」意思是:「如果沒有歲收,怎麼會有人民?沒有人民,怎麼會有國君?哪有捨去根本而問旁枝末節的道理呢?」是以人民為根本大端,君主為微末小節。
班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班列次序。《國語.齊語》:「班序毛,以為民紀統。」
差三錯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倒不實。元.無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這小廝本說的丁一確二,這婆子生扭做差三錯四。」元.無名氏《抱妝盒》第三折:「要說個丁一卯二,不許你差三錯四。」
暗器傷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弗及,子都怒。秋七月,公會齊侯,鄭伯伐許。庚辰,傅于許。潁考叔取鄭伯之旗蝥弧以先登。子都自下射之,。瑕叔盈又以蝥弧登,周麾而呼曰:「君登矣!」鄭師畢登。■宋.邵博《邵氏聞見後錄.卷三○》客問劉貢父曰:「某人有隱過否?中司將鳴鼓而攻之。」貢父曰:「中司自可鳴鼓兒,老夫難為暗箭子。」客笑而去,滑稽之為厚者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仆、跌倒。《集韻.平聲.灰韻》:「蹪,楚人謂躓仆為蹪。」《淮南子.人間》:「人莫蹪於山,而蹪於蛭,是故人皆輕小害。」
攧撲不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撲不破」。見「撲不破」條。01.宋.文天祥〈西澗書院釋菜講義〉:「天地閒只一個誠字,更攧撲不碎。」顛撲不磨"> 
夷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遲疑不決。《後漢書.卷六○上.馬融傳》:「或夷由未殊,狽頓躓,蝡蝡蟫蟫。」也作「夷猶」。
蹀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小步走路的樣子。漢.馬第伯〈封禪儀記〉:「五六步一休,蹀蹀據頓地,不避溼闇。」宋.范成大〈三月十五日華容湖尾看月出〉詩:「徘徊忽騰上,蹀蹀恐墜。」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