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125.0005 ms
共 75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玄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道德教化。《文選.曹植.責躬詩》:「玄化滂流,荒服來王。」《文選.潘岳.楊荊州誄》:「茫茫海岱,玄化未周。」
|
全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德完備無瑕缺。《莊子.天地》:「天下之非譽,無益損焉,是謂全德之人哉。」《後漢書.卷三七.桓榮傳》:「而佚廷議戚援,自居全德,意者以廉不足乎?」
|
十六字心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儒認為書經大禹謨「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十六個字,為舜授予禹的個人道德修養和治理國家的原則,故稱為「十六字心傳」。
|
天理人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法則和人之常情。泛指情理。《英烈傳》第五四回:「吾豈不愛將軍雄杰,但天理人情上,難以相疑。」《兒女英雄傳》第二三回:「你道我所說的,可是天理人情的實話麼?」
|
四德三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三從四德」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三從四德」,由「三從」及「四德」二語組合而成。
「三從」見於《儀禮.喪服》子夏傳。《儀禮》為儒家重要典籍之一,乃貴族禮儀之匯編。〈喪服〉一篇記載居喪期間各等親屬所應著的服飾,所附的子夏傳中提到當時對女子的一些道德要求,即:「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說明女子未嫁時服從父親,出嫁後服從丈夫,若丈夫亡故則服從兒子。這就是所謂「三從」。
「四德」見於《周禮.天官.九嬪》。《周禮》亦為儒家重要典籍之一,相傳為周公所作,記載當時的官制及政治制度。
「九嬪」是王宮中的女官,也是帝王的九位妃子,負責掌理婦女所應學習的禮儀。九嬪各領有女御九人,教導...
|
衝口成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出口成章」。見「出口成章」條。01.宋.洪邁《容齋四筆.卷五.黃庭換鵝》:「予謂太白眼高四海,衝口成章,必不規規然旋檢閱《晉史》,看逸少傳,然後落筆,正使誤以《道德》為《黃庭》,於理正自無害,議之過矣。」
|
包含萬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包羅萬象」。見「包羅萬象」條。01.唐.劉允濟〈天賦〉:「覆燾千容,包含萬象。載光道德,聿符刑賞。」
|
沙卡洛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921~1989)前蘇聯物理學家。在五○年代協助前蘇聯製造出第一顆氫彈,而被譽為氫彈之父。後因公開鼓吹人民自由及核武道德觀,且不時批評當時的外交政策,而無法見容於領導階層,除遭剝奪一切榮譽頭銜外,並於一九八○年被流放至高爾基。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始由戈巴契夫下令釋回。因其在人權及裁軍問題上貢獻很大,一九七五年獲諾貝爾和平獎。一九八九年十二月因心臟病突發去世。
|
義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崇尚仁義道德的風氣。《晉書.卷六七.溫嶠傳》:「豈嶠無德而致之哉?士稟義風,人感皇澤。」
|
無方之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知禮或不遵守社會道德標準的人。《禮記.經解》:「是故隆禮由禮,謂之有方之士;不隆禮,不由禮,謂之無方之民。」《史記.卷二三.禮書》:「然而不法禮者不足禮,謂之無方之民;法禮足禮,謂之有方之士。」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