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曾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策》、《說苑》兩書,若不是經過他的訪求採錄,也許早就散失了。風格:氣勢縱橫,跌宕多姿,和歐陽修並稱「歐曾」。思想:  曾鞏的思想屬儒學體系,他贊同孔孟的哲學觀點,強調“仁”和“致誠”,認為只要按照“中庸之道”虛心自省、正誠修身就能認識世界和主宰世界。在政治上他反對兼併政策,主張發展農業和廣開言路。他在任地方官時,總是以“仁”為懷,“除其奸強,而振其弛壞;去其疾苦,而撫其善良。”(《齊州雜詩序》)由於他思想有一定局限性,因此,對王安石變法有些看法不同。他認為法愈密,則弊愈多。但是曾鞏也不主張死守成法,他對在位者的因循...
顏真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708~784)字清臣,唐臨沂人,為名書法家。玄宗時為平原太守,安祿山反,倡義討賊,肅宗時,亂平,遷刑部尚書,封魯郡公。德宗時李希烈反,受命前往慰諭,為所縊殺,卒贈司徒,諡文忠。真卿博學工詞章,善書法,筆力勁拔,雄渾莊重,與柳公權並稱顏柳。後人輯有《顏魯公文集》。
體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以鍛鍊體能、增進健康為主的教育。如:「體育與德、智、群、美育並稱為五育。」
袁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講求性情個性,提倡“性靈說”,反對清初以來擬古和形式主義的流弊,使詩壇風氣為之一新,與蔣士銓、趙翼並稱“江右三大家”。 學術思想  袁枚為文自成一家,與紀曉嵐齊名,時稱「南袁北紀」。文章主「駢散合一」,兼取六朝駢儷,較桐城派通達,亦提倡婦女文學。袁枚為詩,主張書寫性情,倡(性靈說),作品率真自然,活潑清新,獨樹一格,與趙翼 蔣士銓並稱乾隆三大家。為文則駢散並重,自然流暢,富有情趣。 評價:朱庭珍評述袁枚:“袁既以淫女狡童之性靈為宗,專法香山、誠齋...
美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美學的理論應用在教育中,以啟發美的興趣,美化人生的教育活動。包括了美術、音樂、文學、舞蹈等。其目的在陶冶性情、充實人生、變化氣質,及啟發高尚思想。與德、智、體、群並稱「五育」。
迥然不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梁。曾品評漢魏至梁一百二十餘詩人之詩作,論其優劣,分為上、中、下三品,著成《詩品》,與《文心雕龍》並稱。 (3) 《詩品》:南朝梁鍾嶸撰,共三卷。品評古今五言詩,自漢、魏至梁,共一百二十餘人,論其優劣,分上、中、下三品,每品冠以序。 (4) 古詩:指流傳於兩晉南北朝時期之兩漢無名五言詩。其作者、作年、時代、篇目等,眾說紛紜,難以詳考,非一人一時一地之作。 (5) 子建:曹植(西元192∼232),三國時魏武帝第三子,文帝之弟。十歲能屬文,甚得武帝寵愛。文帝立,忌其才而不重用,封陳王。植才思敏捷,詞藻富麗,尤長於詩。六朝詩人多受其影響,謝靈運嘗言:「天下才共一石,子建獨得八斗。」卒諡思,...
張僧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479~?)吳人,南朝梁畫家。善山水佛像。所畫佛像,自成樣式,有「張家樣」之稱。所繪山水,在素縑上,以青綠重色先圖峰巒泉石,而後染出丘壑巉巖,不以筆墨先鉤,謂之沒骨皴;後人將其畫法與吳道子並稱為「疏體」。武帝時,畫龍點睛的故事,即出自張氏。
閔子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前536~487)名損,字子騫,春秋魯人。孔子弟子,以孝友聞,和顏淵以德行並稱
心曠神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心曠神怡」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岳陽樓在岳陽市西門城頭,與黃鶴樓、滕王閣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相傳此樓為三國吳將魯肅訓練水師的閱兵樓。唐開元四年,中書令張說謫守岳州(今岳陽市),次年,張說便在魯肅的閱兵樓舊址上重建了一座樓閣,並正式定名為岳陽樓。宋仁宗慶曆四年,滕子京擔任了岳州知州,他用一年多的時間,把地方治理好,使政務順利,百姓和樂,一切廢弛了的事情都興辦起來。滕子京把政事辦好後,就開始重修遊玩的地方。他改建岳陽樓,該樓高三層,向下可看到波光粼粼的洞庭湖。滕子京和范仲淹是好朋友,他倆是同榜進士,滕子京邀范仲淹寫篇文章記事,范仲淹於是寫了〈岳陽樓記〉這篇傳誦千古的文章。「至若春和景明...
釁起蕭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分崩離析」。 (4) 干戈:比喻兵事、戰亂。 (5) 季孫:春秋時魯國大夫世家,與孟孫、叔孫並稱「三桓」,掌握魯國實權。 (6) 顓臾:魯國境內一附庸國,故城在今山東省蒙陰縣西北。顓,音ㄓㄨㄢ。 (7) 蕭牆:蕭,肅敬。牆,指屏風。古代君臣相見的禮節,到屏風之處而更加肅敬。故以蕭牆比喻內部或至近之地。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