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4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標準化測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標準化測驗(standardized test)在學校中所實施的標準化測驗(standardized test)多為團體測驗。此類測驗依據編寫、設計的不同,可用以評量成就、興趣、能力等多面向。針對標準化測驗受試者分數之解釋,則通常需與常模(norm)比對。(註1)目錄1 測驗的標準化2 標準化測驗分數的意義3 標準化測驗的優缺點4 參考書目5 關鍵字 測驗的標準化1.分析目標、內容、各式相關測驗及專家建議,用以訂定測驗編制計畫。2.依據測驗目標及計...
生命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命教育。並於1998 年公佈「台灣省國民中學推展生命教育實施計畫」,作為各國民中學推動生命教育課程的依據與參考。教育部更正式提出2001 年為各級學校「生命教育年」,這項政策宣示代表我國對生命教育的重視與推動的決心(註3)。 生命教育的意義生命教育是以人為核心的研究議題,而有關生命教育義的定義與內涵,國內外學者以多面向的觀點來界定,而提出多元性的立論主張。<p>一、強調思索個人自我肯定及生命存在的意義生命教育其所包含的範圍應籠罩人生整體及其全部歷程,以幫助學生探索和反思生命存在的意義與價值,找出自己的存在價值...
隨心所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隨心所欲」原作「從心所欲」,見於儒家的重要典籍《論語》一書中。《論語》是一部語錄體散文,記述了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其弟子自相問答的言語,由孔門後學記錄而成,為儒家思想所依據的經典。〈為政〉篇中孔子自述生平修養進程,他說:「我十五歲時立志向學,三十歲時自立於社會而有所成就,四十歲時能明瞭事理而無所迷惑,五十歲時明白了天地萬物生成運行的自然法則,六十歲時能聆聽並了解他人話中的真義,七十歲時則能完全順從自己的心意做事,而且不會踰越法度。」由孔子這段話可以得知,當人修養到極致,萬事萬物的道理了然於胸,自身的行為會自然而然地容入天地運行的法則,而不會有所違逆。可知「從心所欲,不踰矩」,當是儒家修身養...
引經據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引用經籍典故等為說話作文的依據。《通俗常言疏證.文事.引經據典》引《清朝野史大觀》:「陸御史直言極諫,引經據典,洋洋數千言。」《官場現形記》第五五回:「教習聽他引經據典,說得津津有味。」
相關研究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項之關係或考驗有關期望之關係的假設;所涉及之變項係依演繹或歸納之法則而得。易言之,有待研究之關係可能依據理論而得或衍自經驗。 樣本與工具之選擇相關研究通常採用可被接受之抽樣方法,選取所需樣本,一般認為可被接受的最小樣本為30個。針對待研究變項,選擇或發展有效的、可信的測量工具,所得之量數至為重要且可靠。因蒐集之資料若不適當,所得相關系數便無法代表準確之關係程度。 設計與程序基本之相關設計並不複雜;從樣本的各成員中取得之兩種或多種分數,其中一種分數為一個變項所有,另一種分數為另一個變項所有,如是之分數配對即可求得相關。相關...
ng)是心理學家維高斯基[Vygotsky]所提出的教學理論,學生在主動建構知識的歷境裡碰到困難時,依據維高斯基所提出的「[近側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ZPD)理論,較高的潛能發展階級,是需經由成人的輔導或其他高能力的同儕合作所決定的(Vygotsky, 1978)。也就是說,教師與學生可透過電腦網路的基礎鷹架,提供學習者學習的基礎路徑(楊振嘉,民89)。Linn(1995)在陳述知識統整環境(Knowledge Integration Environment, KIE)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供比照或依據的標準。如:「慣例」、「體例」、「範例」、「史無前例」。
意氣用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處理事務只憑感情,多不依據理性。《儒林外史》第四六回:「至今想來,究竟還是意氣用事,並不曾報效得朝廷,倒惹得同官心中不快活。」
協同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學」方案實施過程如下:1. 由不同專長之教師以及教學助理組成教學小組,且由小組共同擬定教學計劃;並依據教學計劃來進行教學。2. 教學小組的每位教師依據本身擅長的專攻學科及教學方法,實施教學。3. 教學活動一般分為【大班教學】、【分組活動】、【個別學習】三種。4. 當一位教師在進行大班教學時,協同組之其他教師可以同時進行小組指導或個別指導,教學助理則協助教師準備相關 教學器材、批改作業及處理其他雜物。5. 最後,學生之表現是由教學組的成員共同評量,...
社會階層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社會階層化1.1 社會階層化的主要理論1.2 中英文關鍵字1.3 參考資料 社會階層化  社會階層化(social stratification)是指依據某些標準或屬性,將社會區分為若干高低不同層級的歷程和現象,其中任何一個層級為一個階層;通常一個社會體系中,會因個人不同的特質(學歷、收入等)、能力、聲望、權力及影響力等形成較持久的社會階層。社會階層化的結果決定個人的「生活機會」,屬於不同的社會階層,其所代表的最大意義就是生活機會的差異,其中包括死亡(機會)與健康、教育機會的多寡、社會正義的保障等(陳嘉陽,201...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