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召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召集舉行。如:「下午的會議由總經理親自召開。」
百聞不如一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百聞不如一見」這句成語的意思是聽別人述說千百遍,不如親眼看一次來得真確。典源出自《漢書.卷六九.趙充國辛慶忌傳.趙充國》。趙充國是武帝時破匈奴的大將軍。宣帝時羌人入侵邊疆,攻城奪地,殺害吏民。宣帝召集群臣計議,趙充國自告奮勇,表示願意帶兵抗敵。宣帝問他需要帶多少兵馬,趙充國說:「百聞不如一見。軍情在遙遠的地方是很難揣測的,我願意親自到西北邊境去看看,然後擬好作戰計畫,再向陛下報告。」趙充國到了邊境仔細考察後,擬定了駐兵屯守,整治邊境,分化羌人的策略,不久西北邊境終於安定。
招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召集徵募。《後漢書.卷一.光武帝紀上》:「選練武衛,招募猛士,旌旗輜重,千里不絕。」《三國演義》第三九回:「可速招募民兵,亮自教之,可以待敵。」
言人人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史記.卷五四.曹相國世家》載,漢朝初年,天下安定不久,封為齊王的劉肥正值少壯,想要大展身手有一番作為,於是相國曹參就召集地方上的長老和儒生,請教安民的方法,結果「言人人殊」,也就是每個人的見解都不同,這讓曹參很傷腦筋,不知道應該聽取哪個人的意見才好。後來「言人人殊」這句成語就從這裡的原文摘出,用來指對同一件事各人所言不同。
夭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事情中途失敗。[例]這項拓展計畫因召集人的離職而夭折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慰勞、酬賞。如:「犒軍」、「犒勞」、「犒賞」。《左傳.僖公三十三年》:「鄭商人弦高,將市於周,遇之,以乘韋先,牛十二,犒師。」《三國演義》第九回:「允乃大犒軍士,設宴於都堂,召集眾官,酌酒稱慶。」
號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借某種名義,召集大眾合力完成任務。《國語.齊語》:「為遊士八十人,奉之以車馬、衣裘,多其資幣,使周遊四方,以號召天下之賢士。」《漢書.卷三一.陳勝項籍傳》:「號召三老豪桀會計事,……勝乃立為王,號張楚。」
何足掛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足掛齒」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叔孫通本是秦二世胡亥的侍詔博士,後來歸漢,曾說服漢高祖制定禮儀,採古禮與秦儀雜用,漢朝的朝廟典禮,多由其制定。叔孫通為人機變,有人認為他猾獪卑鄙,也有人以他為識時務者。在《史記》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陳勝起兵山東之後,消息傳到朝廷,胡亥便召集眾儒生們,問他們應該如何處置。儒生們便據實回答,說:「人臣不准擁有兵士,現在陳勝起兵,就是謀反,其罪當誅。」胡亥聽了之後很不高興,認為這些儒生們是在指責他治國無方,才會導致陳勝叛變。叔孫通看到胡亥變了臉色,心想不妙,便趕緊上前說道:「你們都說錯了。今日天下已經統一,且皇帝英明,領導有方,讓人人團結一心,怎麼有人膽...
郭懷一事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打赤崁市街,燒毀荷蘭人房屋、殺害荷蘭人及其僕人,當地居民紛紛逃往公司馬廄據守。熱蘭遮城當局聞訊,立刻召集火槍兵渡台江內海反擊,起事群眾不敵退敗。9日,當局號召西拉雅族數個社的兵勇,懸賞掃蕩起事群眾。12日雙方在歐汪(今高雄市岡山區後紅里)會戰,持續圍剿漢人。郭懷一在逃亡時被箭射死,餘眾再往南逃,在麻里麻崙社附近(在今高屏溪右側)被調度來的原住民俘虜。直到19日,剩下的起事首領全部被捉,整場事件才告結束。起事首領皆被嚴厲拷問並處以死刑。整起事件約有3000~4000名漢人喪生。(註3,4) 觀點根據學者鄭維中的研究,將郭懷...
體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育部都持續以行政命令明確宣示禁止體罰,但體罰在台灣的中小學依然盛行。李遠哲於行政院教改會主任委員兼召集人任內,在電視上發表的談話:「說起『體罰』這件事,是爭議性很大、很矛盾的一個題目。教育部三令五申禁止體罰,各個學者專家、教改團體,也都指出各種不該體罰的理由。但我們老實說,國民中小學的體罰,不是一個公開的事實嗎?父母親在公開場所打孩子,理直氣狀的說,『不打不成器』,這不是一個常見的現象嗎?民間一句俗語這樣流傳下來,好像成了父母老師打人的正當理由。我們要仔細問一問:咁有影(台語;翻成普通話是「真的嗎」)『不打不成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