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回頭是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回頭是岸」,典源或出於《朱子語類.卷五九.孟子.告子上》。有人問朱熹要如何如孟子所說的「求放心」,也就是要如何約束放散之心?朱子引了「苦海無邊,回頭是岸」來說明只要決心改正,心就在那裡,不必特別去追求。「回頭是岸」這個成語可能就是出自此處,用來比喻悔過自新或促人向善。如元代無名氏《度柳翠》第一折:「世俗人沒來由爭長競短,你死我活。有呵喫些個,有呵穿些個,苦海無邊,回頭是岸。」佛家常以「苦海無邊,回頭是岸」,說明生死輪迴雖然是無窮盡的,但只要能看到自我清淨的本性,即可解脫輪迴的痛苦;後來引申來勸人改過自新。
出生入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生入死」。老子在觀察自然與人事後,歸納出「道」是所有事物運行的規律,而這個「道」便是自然。自然是本性使然,效法自然規律,便可以保身、治國。所以,人類的最高修養,莫過於依道而動,反本歸真,一切的人為造作都是多餘的,對養身反而有害。所以他說:就人的生命來看,能長壽的十個裡有三個,短命的十個裡也有三個,本來可以長壽但卻自尋死路的,十個裡也有三個。為何如此呢?那是因為養之太過,對自己的供養太豐厚啊!總之,生命的過程就是「出生入死」,本是一種自然的規律,依循自然的規律去運作,不設過多的供養,如此便是長壽之道了。至於「出生入死」語義之轉變,所見的較早文獻是晉代潘岳的〈秋興賦〉。此文是潘岳借秋景抒寫他周...
天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生的本性。《孝經.聖治章》:「父子之道,天性也。」三國魏.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夫人之相知,貴識其天性。」
性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本性、天性、個性、性子
鶯鶯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了。在兩人分開的期間,他竟將鶯鶯寫給他的信給朋友們看,更可見其自命風流倜儻、炫耀鶯鶯之愛及負心薄悻之本性。而到最後張生還說了一番冠冕堂皇的話:「大凡天之所命尤物也,不妖其身,必妖於人。使崔氏子遇合富貴,乘寵嬌,不為雲,為雨,則為蛟,為螭,吾不知其變化矣。昔殷之辛,周之幽,據百萬之國,其勢甚厚。然而一女子敗之。潰其眾,屠其身,至今為天下僇笑。予之德不足以勝妖孽,是用忍情。」所謂「忍情」,即是「忍心之情」,亦是「殘忍之情」!鶯鶯之癡情若此,張生竟將之比擬為蛟、為螭,又比作妲己、褒姒,且以「尤物」來貶低鶯鶯,將自己的負心薄悻合...
蟋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動物名。昆蟲綱直翅目蟋蟀科,屬節肢動物。體型圓長,為黑褐色,觸角細而長,後肢長大,善於跳躍。雄蟲翅上有發聲器,以兩翅摩擦而發聲。性好鬥。蟋蟀本性怕光,棲身於土中或石礫下,以植物為食,是農作物的害蟲。也稱為「懶婦」、「蛐蛐兒」、「趨趨」、「促織」、「吟蛩」、「王孫」。
肥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土質養料多,生產力大。漢.王充《論衡.率性》:「夫肥沃墝埆,土地之本性也。」
止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修行者悟道、入道的二個主要方法。止指一種平靜、清楚而不會受到攪亂的心靈狀態;能給心更大的洞識力,是修觀所不可或缺的。觀指對存在的一切物質或精神現象,以無常、苦、空和無我等來觀察事物的本性真實差別。止使心從雜染和內在的障礙中解脫;觀使修行者入聖流並解脫成佛。〈六門教授習定論〉:「名一二分定者,或時但有寂處而無罪觀;或有眾觀而非寂處;或時俱有,應知即是止觀雙運。」
馬太效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優勢累積,使孩童擁有較高的發展機會、文化、人力資本,亦即同一世代的成就受到上一世代的影響,而產生根本性的不平等。(註2)馬太效應同樣被應用在教育心理學當中,在教育中,學齡前即具備識字能力的孩童,可能在進入學校教育後,倚靠其家庭所給予的學齡前教育優勢,在閱讀理解以及認知上遙遙領先其他初步踏入閱讀領域的學童,優勢長久累積下來同樣造成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現象。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馬太效應英文關鍵字:Matthew effect 參考文獻註1:王振寰、瞿海源。社會學與台灣社會三版。巨流。 P.117註2:吳逸驊。圖解社會學。...
秉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性,天賦的性情。《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張大名喚張乘運,專一做海外生意,眼裡認得奇珍異寶,又且秉性爽慨,肯扶持好人。」《紅樓夢》第五回:「惟嫡孫寶玉一人,秉性乖張,生情怪譎。」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