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9.638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用言語文字暗示或中傷。如:「影射」。《資治通鑑.卷一四.漢紀六.文帝前六年》:「胡亥今日即位而明日射人,忠諫者謂之誹謗,深計者謂之妖言,其視殺人若艾草菅然。」
約法三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史記.卷八.高祖本紀》:「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原指漢高祖入咸陽,臨時制定三條法律,與民共守。《漢書.卷二三.刑法志》:「漢興之初,雖有約法三章,網漏吞舟之魚,然其大辟,尚有夷三族之令。」後泛指事先約好或規定的事。《兒女英雄傳》第二二回:「因姑娘當日在青雲山莊有『一路不見外人』的約法三章,早吩咐過公子沿路無事,不必到姑娘船上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伴侶。唐.韓愈〈送窮文〉:「攜朋挈儔,去故就新。」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一折:「則被你坑殺人燕侶鶯儔。」
一舉兩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一石二鳥,一箭雙雕,事半功倍反義:一無所得,事倍功半,徒勞無功,顧此失彼辨似: 「一舉兩得」及「一箭雙雕」都有做一件事有兩種收穫的意思。 「一舉兩得」側重於比喻取得兩種好處;「一箭雙雕」則側重於達到兩個目標。 一舉兩得 一箭雙雕 辨似例句 ○ ㄨ 種花既可美化環境,又可怡情養性,真是~。 ㄨ ○ 這次緝凶行動~,不但逮捕到殺人犯,同時也破獲了販毒集團。
十惡不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隋書.卷二五.刑法志》載,隋文帝開皇年間,朝臣根據前代舊法制定死刑、流刑、徒刑、杖刑、笞刑等五種刑法,並且採納及增刪北齊十大惡刑的條目,按上「十惡」這個名稱,分別是:謀反、謀大逆、謀叛、惡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義、內亂等十大罪刑。規定只要是犯了這十大罪刑其中一種,和因為殺人已經被判刑確定的人,即使遇到皇帝大赦天下,也不在赦免罪刑的範圍之內。後來這個典故被濃縮成「十惡不赦」,用來形容罪大惡極,不可饒恕。
唾面自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劉餗《隋唐嘉話.卷下》李昭德為內史,婁師德為納言,相隨入朝,婁體肥行緩,李顧待不即至,乃發怒,曰:「尀耐殺人田舍漢!」婁聞之,反徐笑曰:「師德不是田舍漢,更阿誰是?」婁師德1>弟拜代州刺史2>,將行,謂之曰:「吾以不才,位居宰相3>。汝今又得州牧4>,叨據過分,人所嫉也,將何以全先人髮膚?」弟長跪5>,曰:「自今雖有唾6>某面者,某亦不敢言,但拭之而已。以此自勉,庶免兄憂。」師德曰:「此適所謂為我憂也。夫前人唾者,發於怒也。汝今拭之,是惡其唾而拭之,是逆前人怒也。唾不拭將自乾,何若笑而受之?」武后之年,竟保其寵祿,率是道也。 〔注解〕 (1) 婁師德:西元630∼699,字宗仁,唐鄭州...
死有餘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罪惡深重,死都不能抵罪。[例]那名凶手殺人無數,如今伏法,真是死有餘辜。
生命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求解決的對策,以期導正脫序的社會現象(註3)。對生命最大的傷害莫過於自殺,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自殺人口中,自殺死亡是10-24歲年齡組的第二大死因(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Jun 20, 2012)(註1),而在我國,鑑於近年來台灣的經濟發展榮興,社會繁榮富庶,人民物質生活豐裕,然而在精神內涵、心靈充實方面,卻有相形低退的現象。而在多元價值盛行且快速變動社會,極易迷失自我,導致人心疏離、道德淪喪,以致違法亂紀的行為叢生。要匡正社會風氣,根本之道,必須從「教育」改革做起。提昇人文素養、注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假託、利用。如:「借刀殺人」、「借題發揮」。
磨刀霍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形容準備動刀殺人。明.朱國禎《湧幢小品.卷一七.篤行》:「招礦夫三人,令殺公。……晨發,鄰人密告曰:『公知夜來危乎!所共飯礦夫,磨刀霍霍者,意在公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