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道聽塗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路上聽到一些沒有根據的話,不加求證就又在路途中說給其他的人聽。語本《論語.陽貨》:「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後泛指沒有經過證實、缺乏根據的話。《漢書.卷三○.藝文志》:「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塗說者之所造也。」也作「道路風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平常的、普通的。《莊子.大宗師》:「是恆物之大情也。」《後漢書.卷八三.逸民傳.梁鴻傳》:「鄰家耆老,見鴻非恆人,乃共責讓主人,而稱鴻長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眉目之間。《後漢書.卷六○下.蔡邕列傳》:「胡老乃揚衡含笑,援琴而歌。」南朝梁.劉孝標〈廣絕交論〉:「見一善則盱衡扼腕,遇一才則揚眉抵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隱逸的。如:「逸老」。《漢書.卷一○.成帝紀》:「故官無廢事,下無逸民。」
4.快速的。《後漢書.卷五二.崔駰傳》:「故英人乘斯時也,猶逸禽之赴深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代理的。《後漢書.卷四七.班超傳》:「以超為假司馬。」
簞食瓢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論語.雍也》:「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指顏回生活雖然清苦,卻依舊不改樂道的志趣。後用以比喻安貧樂道。《漢書.卷九一.貨殖傳.子贛傳》:「顏淵簞食瓢飲,在于陋巷。」唐.韓愈〈與李翶書〉:「彼人者,有聖者為之依歸,而又有簞食瓢飲,足以不死,其不憂而樂也。」也作「簞瓢陋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居。《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蘇秦、張儀一當萬乘之主,而都卿相之位。」
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山谷。《荀子.勸學》:「不臨深谿,不知地之厚也。」《漢書.卷二五.郊祀志下》:「又至雲陽,行谿谷中,阨陜且百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遷移、逃亡。如:「播遷」。《後漢書.卷九.孝獻帝紀.贊曰》:「獻生不辰,身播國屯。」唐.章懷太子.注:「播,遷也。」《金史.卷二八.禮志一》:「宣宗南播,疆宇日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大鼓。通「鼛」。《後漢書.卷六○上.馬融傳》:「伐咎鼓,撞華鍾,獵徒縱,赴榛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