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9.262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訪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探訪古蹟。《宋史.卷四三六.儒林傳六.鄭樵傳》:「久之,乃游名山大川,搜奇訪古,遇藏書家,必借留讀盡乃去。」《儒林外史》第五三回:「那些祭品的器皿,都是訪古購求的。」
尊俎折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至聖先師」。 (3) 尊俎: 古代盛酒食的器具,泛指宴飲、宴席。俎,音ㄗㄨˇ,古代祭祀時,用來盛祭品的禮器。 (4) 折衝:打退敵人攻城的戰車。指拒敵取勝。 (5) 晏子:晏嬰(?∼西元前500),字仲,春秋齊人。歷事靈公、莊公,相齊景公。尚儉力行,為當時名臣。諡平,史稱為「晏平仲」,後人稱為「晏子」。 (6) 與:音ㄩˋ,參與。〔參考資料〕 《戰國策.齊策五》蘇秦說齊閔王曰:「臣之所聞,攻戰之道非師者,雖有百萬之軍,比之堂上;雖有闔閭、吳起之將,禽之戶內;千丈之城,拔之尊俎之間;百尺之衝,折之衽席之上,故鍾鼓竽瑟之音不絕,地可廣而欲可成;和樂倡優侏儒之笑不之,諸侯可同日而致也。……...
滔滔不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滔滔不絕」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滔滔不絕」原作「滔滔不竭」。〈積善舞〉是漢代天子祭祀神明祖先,所演奏的宗廟樂舞歌辭,後來為宋代郭茂倩收錄於《樂府詩集》中。歌辭的內容大概如下:祭祀的獻禮是如此的芳香美好,而祖先遺德也是如此的光顯耀眼。以蛇為祭品,稟告赤帝神農氏,並用龜殼來占卜,希望得到「大橫」這個卜兆。期盼來年祖先神靈能夠廣施恩澤,使萬事齊備,國家繁榮,政通人和。敲打演奏樂器來侍奉您,且以滿溢的美酒,和燒烤烹煮過的美食,作為祭祀的供品。用歌曲、舞蹈來歡迎,並祈求神靈降福,像奔流不停的大水,連續不斷,永遠不竭。文獻原來用「滔滔不竭」,竭是盡的意思。後來演變成「滔滔不絕」,絕是中斷的意...
灶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繪印的灶神像。平時貼於灶上,至過年前,與祭品一同焚化。
上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以祭品供奉祖先或神明。《紅樓夢》第五三回:「那些世襲窮官兒家,若不仗著這銀子,拿什麼上供過年。」《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九回:「此時人人都飽的要漲了,一樣一樣的菜拿上來,只擺一擺,便撤了下去,就和上供的一般。」
贈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贈,用祭品弔祭死者。賻,用財物幫助喪家。贈賻,贈送賻儀,指用財物幫人辦理喪事。《北史.卷三○.盧同傳》:「周武帝少嘗受業於光,故贈賻有加恆典。」
潢潦可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潢潦,淤積而不流動的水。薦,祭祀。潢潦可薦形容汙濁的積水可以用來祭祀鬼神。語本《左傳.隱公三年》:「筐筥錡釜之器,潢汙行潦之水,可薦于鬼神,可羞于王公。」比喻祭祀重心在虔誠而不在於祭品的厚薄。
饔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饔,已殺好的牲畜。餼,活的牲畜。饔餼指古代的祭品。《周禮.秋官.司儀》:「致飧如致積之禮」句下漢.鄭玄.注:「小禮曰飧,大禮曰饔餼。」《儀禮.聘禮》:「君使卿韋弁歸饔餼五牢。」漢.鄭玄.注:「牲,殺曰饔,生曰餼。」
案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狹長形的桌子。《喻世明言.卷一三.張道陵七試趙昇》:「案桌上擺列著許多祭品。」
設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陳設祭品追悼亡者。《新唐書.卷七七.后妃傳下.昭德王皇后傳》:「將葬,后母郕國鄭夫人請設奠,有詔祭物無用寓,欲祭聽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