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5.017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奠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致送死者家屬的金錢,用以代替祭品。《三國演義》第一○一回:「又命使者齎香帛奠儀,入川致祭。」《紅樓夢》第一七、一八回:「賈母幫了幾十兩銀子外,又另備奠儀,寶玉去弔紙。」也作「奠敬」。
器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盛東西的器具。《大戴禮記.保傅》:「天子自為開門戶,取玩好,自執器皿。」《儒林外史》第五三回:「那些祭品的器皿,都是訪古購求的。」
俎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俎和豆。古代祭祀、宴饗時,用來盛祭品的兩種禮器。亦泛指各種禮器。《論語.衛靈公》:「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孔子為兒嬉戲,常陳俎豆,設禮容。」
忌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去世的日子。[例]今天是母親的忌日,他一早就備好祭品準備祭拜。
中元普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灣民間在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所舉行的祭典。在這天家家戶戶均祭拜祖先,並以豐富的祭品,祭拜孤魂野鬼。[例]中元普渡時,寺廟會舉行豎燈篙、放水燈等民俗活動。
神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術士供奉神明,擺設祭品道具以便作法的所在。
孤魂野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說死後無法投胎,四處遊蕩的魂魄。[例]中元節時,許多人家都會準備豐盛的祭品,祭拜孤魂野鬼。
彌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主教會最重要的祭典。拉丁語missa的音譯。拉丁語的原義為使命,源於耶穌用麵餅和葡萄酒與門徒們共進的最後晚餐。教會舉行彌撒,不斷地重複這個愛的盛宴,來紀念耶穌以自己的血肉做為救贖世人,祭祀天父的祭品內容以聖道禮及感恩祭為兩大主要部分。
三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指牛、羊、豬等三種祭品。今則多指雞、魚、豬等三種祭品。[例]奶奶準備了三牲到廟裡拜拜祈福。
餚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指飯菜。《儒林外史》第三七回:「當下廚役開剝了一條牛、四副羊,和祭品的餚饌菜蔬都整治起來。」也作「肴饌」、「殽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