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僧受戒得度的年歲。唐.劉禹錫〈唐故衡嶽律大師湘潭唐興寺儼公碑〉:「問年八十二,問臘六十一。」《景德傳燈錄.卷四.第一世法融禪師》:「壽六十四,臘四十一。」
危如累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五燈會元.卷一六.雪峰思慧禪師》:「總似今日,靈山慧命,殆若懸絲。少室家風,危如累卵,又安得個慨然有志,扶豎宗乘底衲子出來?」
搜索枯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語拼音︰sōu tì kū cháng釋義︰猶「搜索枯腸」。見「搜索枯腸」條。 01.《西巖了慧禪師語錄.卷上》:「夜來展轉反覆,搜剔枯腸,逗到天明,欲覓斬新一句,以謝諸人,竟不能得及乎。」 參考詞語︰搜攪枯腸注音︰ㄙㄡ ㄐ|ㄠˇ ㄎㄨ ㄔㄤˊ漢語拼音︰sōu jiǎo kū cháng釋義︰猶「搜索枯腸」。見「搜索枯腸」條。 01.宋.劉應時〈遣懷〉詩二首之二:「搜攪枯腸無好語,等閒日影過前軒。」 參考詞語︰枯腸搜索注音︰ㄎㄨ ㄔㄤˊ ㄙㄡ ㄙㄨㄛˇ漢語拼音︰kū cháng sōu suǒ釋義︰即「搜索枯腸」。見「搜索枯腸」條。 01.清.陳宗達〈春日文子先生招同王大魯山西園限韻〉...
自欺欺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惠洪卻用文字說禪,正是對此種現象的一種反省。在書中列有「題古塔主兩種自己」一節,惠洪藉六祖和永嘉玄覺禪師之口,說明佛法本來不能用任何事物來加以比喻,因為所有存在的事物均無實體,只是空,根本無法描述。所謂的「兩種自己」,就是落入了形體的對立之中,不合於禪宗的主旨。這些人被自己侷限的想法所蒙蔽,還認為自己繼承了禪宗的正統,並向信徒們傳揚他的思想,更是自己欺騙自己,又欺騙了他人。原文中的「自欺欺人」,就是用來比喻不但欺騙自己,也欺騙他人。
目不識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清.袁枚《隨園詩話》卷九:「余在都時,永之引見滿洲學士春臺。春自云:『年三十時,目不識丁,從一禪師靜坐三月,頗以為苦。』」
苦口婆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苦口」,不辭辛苦的反覆規勸。#語出《宋史.卷二五六.趙普列傳》。「婆心」,像老婆婆那樣慈愛的心腸。語出《景德傳燈錄.卷一二.鎮州臨濟義玄禪師》。「苦口婆心」形容以懇切真摯的態度,竭力勸告他人。 △「語重心長」
石破天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清.黃宗羲〈輪菴禪師語錄序〉:「入室講《論語》、《周易》,鑿空新義,石破天驚。」
聚沙成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北齊.戴逵〈貽仙城慧命禪師書〉:「是以不遠瀟湘,來儀沔陸;植杖龍泉,仍為精舍;迴車馬谷,即創伽藍。鑿嶺安龕,詎假聚沙成塔;因山搆苑,無勞布金買地。」
心悅誠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續傳燈錄.卷三五.育王光禪師法嗣》:「生平善誘其徒,未嘗厲聲色。然一經指授,輒神融意悟、心悅誠服,皆充然有得。」
打草驚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留意;但恐見黃商伯狼狽後,打草蛇驚,亦不敢放手做事耳。」 03.《景德傳燈錄.卷一三.汝州首山省念禪師》:「問:『四眾圍繞,師說何法?』師曰:『打草蛇驚。』」 參考詞語︰驚蛇打草注音︰ㄐ|ㄥ ㄕㄜˊ ㄉㄚˇ ㄘㄠˇ漢語拼音︰jīng shé dǎ cǎo釋義︰猶「打草驚蛇」。見「打草驚蛇」條。 01.明.陳汝元《金蓮記.第二九齣》:「怕驚蛇打草愁將集,亡猿禍木災還及,側耳聽,停鞭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