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5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2.487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竅不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師襄。初仕魯,為司寇,攝行相事,魯國大治。後周遊列國十三年,不見用,年六十八,返魯,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經典。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開平民教育先河,後世尊為「至聖先師」,亦稱為「孔子」,不直呼他的名字。 (4) 竅:孔穴。此指人的心思、心智。
隨心所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隨心所欲」原作「從心所欲」,見於儒家的重要典籍《論語》一書中。《論語》是一部語錄體散文,記述了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其弟子自相問答的言語,由孔門後學記錄而成,為儒家思想所依據的經典。〈為政〉篇中孔子自述生平修養進程,他說:「我十五歲時立志向學,三十歲時自立於社會而有所成就,四十歲時能明瞭事理而無所迷惑,五十歲時明白了天地萬物生成運行的自然法則,六十歲時能聆聽並了解他人話中的真義,七十歲時則能完全順從自己的心意做事,而且不會踰越法度。」由孔子這段話可以得知,當人修養到極致,萬事萬物的道理了然於胸,自身的行為會自然而然地容入天地運行的法則,而不會有所違逆。可知「從心所欲,不踰矩」,當是儒家修身養...
引經據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漢書.卷六二.荀幹鍾陳列傳.荀淑》(荀爽)後遭黨錮,隱於海上,又南遁漢濱,積十餘年,以著述為事,遂稱為碩儒。黨禁解,五府並辟,司空袁逢舉有道,不應。及逢1>卒,爽2>制服3>三年,當世往往化以為俗。時人多不行妻服,雖在親憂猶有弔問喪疾者,又私謚4>其君父及諸名士,爽皆引據大義,正之經典,雖不悉變,亦頗有改。 〔注解〕 (1) 逢:袁逢,東漢汝南汝陽人,生卒年不詳,為人寬厚篤信,靈帝時為司空,卒諡宣文。 (2) 爽:荀爽(西元128∼190),一名諝,東漢潁川潁陰人,為荀子第十二世孫,字慈明,十二歲能通《春秋》、《論語》。桓帝時拜為郎中,後遭黨錮之禍。獻帝時為司空,與王允等人欲共除董卓,...
權變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諾斯豪斯(Northouse,P.G.)著 王力行 王懷英 李凱靜 吳紀明.《卓越領導力:十種經典領導模式》wiki.mbalib.com/zh-tw/权变理论林東清,管理資訊系統, 林東清. 資訊管理:e化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 臺北市: 智勝文化. 2010 ISBN 957-729-523-1.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古時稱禮、樂、射、御、書、數等六種教育科目為「六藝」;又稱《詩》、《書》、《易》、《禮》、《樂》、《春秋》等六種儒家的經典為「六藝」。《禮記.學記》:「不興其藝,不能樂學。」漢.鄭玄.注:「藝謂禮、樂、射、御、書、數。」
以身試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次他隨獄長去太守府辦事,被太守看中,便把他留在府中做文書方面的事。又過了幾年,王尊辭去職務,攻讀孺家經典,之後再被任用。由於他執法嚴正,逐步提升,當上了縣令,後來又升為安定郡大守。 當時,安定郡官場非常混亂,一些官員利用權勢作威作福,魚肉百姓。王尊一到那裡,立即整頓吏治,並曉示屬縣所有官吏忠於職守,以身作則,為下屬作出榜樣。法律無情,不要用自己的身體去嘗試一下法律。郡裡有個屬官心狠手辣,搜刮大量民脂民膏,民憤極大,告示貼出後不見改悔,於是王尊把他捉拿歸案。這貪官入獄後,沒幾天就一病身亡。接著,王尊又懲辦了一批罪行嚴重而...
教育的真善美規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或江洋大盜,也許有技能或認知上的教與學的活動,但教的是敗德的事,也不能算是「教育」。在文學裡,教授經典名著,是一種「教育」;大力推廣低俗色情文學、暴力漫畫,或灰暗的厭世作品,則是「反教育」。二、「真」的規準─合認知性:高教育價值的教學活動,教人證據充足的「知識」;次一等的教人證據不足的「信念」;又次一等的教人誤導證據的「偏見」;最劣等的是教人毫無證據的「迷信」。有些作為,也許能有效制止學生的不良行為,但如果因此造成學生迷信的傾向,是得不償失的。例如告訴學生頭髮別留太長,「因為長得遮滿額頭的髮型,蓋住了主運的天庭,是會倒...
不見經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以往的經典史傳中未曾記載過。比喻毫無根據、來歷。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六:「俗語云:『但存方寸地,留與子孫耕。』指心而言也。三字雖不見經傳,卻亦甚雅。」
浩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形容廣大繁多。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事類》:「夫經典沉深,載籍浩瀚,實群言之奧區,而才思之神皋也。」《紅樓夢》第一八回:「如今天恩浩蕩,一月許進內省視一次,見面儘容易的,何必過悲。」
離經叛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思想和言行背離經典和正統的規範。《獅子吼》第三回:「視講洋務者若仇,以為這些人離經叛道,用夷變夏,盛世所不容,聖王所必誅,凡欲為孔孟之徒的,不可不鳴鼓以攻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