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5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2.232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帝王的住所。如:「皇宮」。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卷二九.爾雅音義中》:「宮,古者貴賤同稱宮,秦漢以來惟王者所居稱宮焉。」唐.李白〈古風〉詩五九首之二:「蕭蕭長門宮,昔是今已非。」
自陳量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理獲得大量題目,然後採用因素分析法編製出若幹同質量的表,最後採用經驗法刪除沒有區分程度的題目。 種類經典個性測驗自陳量表法中常用的方法有明尼蘇達多相人格測試、十六種人格因素測試、艾克森人格問卷等。明尼蘇達多相人格測試在美國,明尼蘇達多相是除智商(IQ)測試以外,應用最廣泛、最有影響力的問卷調查表。它是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教授哈撒韋(S·R·Hathaway)和麥金利(J·C·Mckinley)在20世紀40年代初期編製的,採用經驗效標法,主要用於人格鑒定、心理疾病的診斷治療、心理咨詢等心理學、醫學領域。中科院心理學所,會同全...
想當然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耳,語末助詞,無義。想當然耳表示雖然未必真的有這種事,但是推測它必然如此。《後漢書.卷七十.孔融傳》:「融乃與操書,稱:『武王伐紂,以妲己賜周公。』操不悟,後問出何經典,對曰:『以今度之,想當然耳。』」宋.龔頤正《芥隱筆記.殺之三宥之三》:「東坡試刑賞忠厚之至論,其間有云:『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梅聖俞以問蘇出何書。答曰:『想當然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僵仆、敗壞。通「僨」。《左傳.襄公二十四年》:「象有齒,以焚其身,賄也。」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卷一八.春秋左氏音義之四》:「服虔云:『焚,讀曰僨。僨,僵也。』」
春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秦朝以前的古代字體寫的,稱為古文;一種是從戰國 (中國)|戰國時期的荀子|荀卿流傳下來的。陸德明《經典釋文・序錄》說:“左丘明受經於仲尼,公羊高受之於子夏,穀梁赤乃後代傳聞,三傳次第自顯。”《公羊傳》在漢景帝時立為學官,至漢武帝時,《穀梁傳》學者瑕丘江公與《公羊傳》大師董仲舒當朝辯論,江公因“吶於口”,由是公羊大興,後來“公孫弘以治《春秋》為丞相封侯,天下學士靡然鄉風矣”《漢書・儒林傳》。漢宣帝時期,《穀梁傳》的地位提高,征召瑕丘江公之孫為博士,立為學官,一度取得了與《公羊傳》抗衡的地位。《春秋》的內容多涉及亂臣賊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安置。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卷二.周易音義》:「寘,姚作寔。寔,置也。」
折衝尊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師襄。初仕魯,為司寇,攝行相事,魯國大治。後周遊列國十三年,不見用,年六十八,返魯,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經典。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二人,開平民教育先河,後世尊為「至聖先師」。 (3) 尊俎: 古代盛酒食的器具,泛指宴飲、宴席。俎,音ㄗㄨˇ,古代祭祀時,用來盛祭品的禮器。 (4) 折衝:打退敵人攻城的戰車。指拒敵取勝。 (5) 晏子:晏嬰(?∼西元前500),字仲,春秋齊人。歷事靈公、莊公,相齊景公。尚儉力行,為當時名臣。諡平,史稱為「晏平仲」,後人稱為「晏子」。 (6) 與:音ㄩˋ,參與。〔參考資料〕 《戰國策.齊策五》蘇秦說齊閔王曰:「臣之所聞,攻戰之道非師者,雖有百萬之軍,比之堂...
道聽途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道聽塗說」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孔子(西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魯人。初仕魯,為司寇,攝行相事,魯國大治。後周遊列國十三年,不見用,年六十八,返魯,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經典。有弟子三千,開平民教育先河。孔子是一個很嚴謹的學者,對學生品行的要求甚至超過他們在學問上的成就,在《論語.陽貨》中,孔子曾說:「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意思就是說,在道路上聽到的話,如果沒有查證就隨便傳揚出去,有德行的人是不會這樣做的。皇侃疏中對這句話加以解釋:「若聽之道路,道路乃即為人傳說,必多謬妄。所以為有德者所棄也。亦自棄其德也。」意思就是說,一個人如果想要對人講述道理,必先鑽研日久,有所心...
掉書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譏笑人喜歡引經據典,咬文嚼字的毛病。[例]說話可以適當引用經典,但不宜掉書袋,句句都稱「孔子曰」。
昇華作用(Sublimatio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精神能量,轉至成就創造性的行為。例如一位藝術家可能昇華其內心的性能量,創作出社會大眾讚喻有加的傳世經典。將原始的、不為社會接受的潛在慾望或本能加以改變,以較符合社會規範的方式表現出來,於是具攻擊衝動的人將其精力投入拳擊比賽;情感受創的人不再顧影自憐、怨天尤人,將己身遭遇故事書寫成經典小說;而古今中外的文藝創作家往往歷經病痛折磨與人生逆境,卻將肉體苦楚和情緒幽谷,化為無數人類文化的瑰寶,像是飽受耳疾之苦卻名曲流芳的貝多芬,以及受精神分裂症一生困苦潦...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