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助詞:(1) 表示疑問的語氣。[例]這個問題可以解決嗎?  (2) 表示停頓的語氣,有提示下文的作用。[例]這個嗎,讓我再考慮考慮。
因素的情境下,能夠多有效的組織並執行必要行動的自我判斷。個人在面對重大決定時,是否有能力去面對問題並解決問題,且自我效能的信念高低會影響個人對行動的決策,使得逃避問題或是努力堅持的行為,皆有可能發生。Bandura更進一步闡述:人對於自己本身的效能信念會影響他們所做的選擇、他們的抱負,下多少心力在特定的任務上,以及面對困難及挫折的時間時能夠堅持多久。 自我效能的功能根據Bandura的研究,自我效能具有以下功能:影響個人對不同難度活動的選擇,以及對該活動的堅持性。自我效能高者傾向於選擇有挑戰性的任務,遇到困難仍堅持自己的...
從容不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沉著、不慌張。[例]在緊急狀況下要能從容不迫,才可使事情順利解決
同舟共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釋義2 出處3 相似、相反詞3.1 相似詞3.2 相反詞4 例句 釋義濟,渡河。大家共坐一條船渡河。比喻利害一致、患難與共。 出處三國志˙卷二十八˙魏書˙毋丘儉傳˙裴松之˙注引文欽與郭淮書曰:夫當仁不讓,況救君之難,度道遠艱,故不果期要耳。然同舟共濟,安危勢同,福痛已連,非言飾所解,自公侯所明也。 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和衷共濟 風雨同舟 同心協力 同甘共苦 相反詞分道揚鑣 同室操戈 煮豆萁然 兄弟鬩牆 同床異夢 分崩離析 例句只要我們能不分彼此、同舟共濟,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境、解決不了的難題。
勢如破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王封姜太公於此,傳至戰國時,君位被權臣田氏篡奪。後為秦國所滅。 (12) 迎刃而解:比喻事情很容易解決。見「迎刃而解」。 (13) 指授:指點傳授。 (14) 徑造:直接進攻。徑,通「逕」,直接。造,至。 (15) 秣陵:地約當今南京市附近,三國吳孫權於漢獻帝建安十年得秣陵,改名為建業。西晉統一後,則又恢復以秣陵為名。 (16) 束手:無計可施,無法抵抗。 (17) 謝:賠罪、認錯。
交互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二)提問:要求學生就文章中重要的概念提出問題,自我檢視能否掌握文章的內容重點。(三)澄清:要求學生解決閱讀時所遇到的困難,使他們能了解文章的意思。(四) 預測:要求學生就已有知識及所知道的部份內容,確認「線索」,推測下文的內容,訂出閱讀的方向。在教學過程中非常強調「師生對話」的歷程,透過師生對話,老師利用放聲思考方式示範以上四項閱讀策略,接著學生輪流扮演老師的角色,逐步將責任轉移給學生,發展成學生之間相互提供支持的「同儕對話」,這就是Vygotsky所謂的由他人調整到自我調整。Palincsar和Klenk(1992)...
摧枯拉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漢書.卷一三.異姓諸侯王表》:「鐫金石者難為功,摧枯朽者易為力。」比喻摧毀虛弱勢力極為容易。《晉書.卷七○.甘卓傳》:「遡流之眾,勢不自救,將軍之舉武昌,若摧枯拉朽,何所顧慮乎!」亦可比喻事情極容易做到。如:「對他來講,解決這種問題根本就是摧枯拉朽的事。」也作「拉朽摧枯」、「摧枯折腐」。
沉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久治難癒的疾病。引申為難以解決的問題。[例]交通問題已成為市政的一項沉痾,希望市長拿出魄力能將它治好。
滿腹經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屯難之象,但是雷聲過後,就會雲行雨施了。這種現象有如許多事情剛開始,所遭遇到的困難情況一樣,等到困難解決後,進展就會順當了。所以孔子要君子從卦象中去學得規劃、治理事情的道理。〈象辭〉中「君子以經綸」,就是「君子藉以習得經綸之理」的意思。出現「滿腹經綸」一語較早的文獻,如宋.洪炎〈聞師川諫議至漳州作建除字詩十二韻迓之〉詩:「滿腹懷經綸,筆閒(間)含露雨。」正是在說這位師川諫議大夫「滿腹經綸,文章含雨露」了。含雨露,就是會照顧百姓的意思;「滿腹經綸」就是才識豐富,才能高超了。
德懷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回合調查:第一次問卷的內容通常是先詳細說明蒐集資料的問題與目的,然後請受調查者針對問題提出其看法或解決途徑。進行第二回合調查:將第一回合調查結果整理出來,再送請受調查者提出贊成、反對程度或遺漏的部分。進行第三回合調查:將第二回合問卷填答結果做等第順序統計。第三回合調查的主要目的是要填答者把自己的看法與全體看法做對照比較,再決定是否要改變立場或是仍舊堅持己見。進行第四回合調查:第四次問卷的內容,主要包括前三次問卷所獲得的種種資料。第四次調查的目的是要填答者參考上述資料之後,做最後的決定;最後調查的結果,要找出共同的看法或...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