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2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確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肯定的答覆或承認。如:「這些施行細則,經董事會確認以後就可公布了。」
|
認知結構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認知結構論是皮亞傑(Jean Piaget, 1896~1980)的理論之一;認為人的認知結構具有抽象的性質,是由經驗組織而成的一種形式,因此不能直接測量。皮亞傑的此種認知結構觀,或許是由柏拉圖(Plato, 427~347 B.C.)的理型(ideal form)或康德(I. Kant, 1724~1804)的先天綜合判斷(synthetic a priori)概念修正而來。
皮亞傑指出認知結構具有整體性(wholeness)、轉變性(transformation)與自我調節(self-regulation)。 就整體性言,結構是由多數元素結合而成。一個結構中... |
認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確定的認為。《文明小史》第四○回:「堂倌見他們雜七雜八,穿的衣服不中不西,就認定是學堂裡出來的書獃子。」
2.法律上指未證明事實的真相,推定為或然者,稱為「認定」。
|
線上手寫辨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們可以用數位板之類的輸入裝置,將手寫之字跡輸入到計算機中,利用計算機內具有辨認功能之軟體將字辨認出來,並轉換成計算機內部所使用之字碼。這種可將手寫之字跡輸入計算機,並將其加以辨認後轉換為內部字碼之方法,稱為線上手寫辨認。
假設想把「我」這個字輸入到電腦中,可以用中文輸入法(如注音,倉頡等)在鍵盤上將它輸入;也可透過線上手寫辨認,將「我」這個字用筆寫在數位板上,數位板再將所寫之字跡輸入至電腦,而電腦中之線上手寫辨認程式可將「我」字辨認出來,並轉換成「我」字之中文內碼,完成輸入的動作。 |
默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裡已經承認,而不公開表示。如:「關於這件事,若你不答腔就表示你已經默認了。」
|
認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允許。如:「這項產品未經檢驗認可以前,不得販售。」
|
認知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些心理學家把學習時所產生的改變,解釋為認知的歷程。此種看法是將個體對環境中事物的認識與了解,視為學習的必要條件,故而稱為認知論。認知論者不同意聯結論所說的,單憑刺激反應的重覆練習即可產生學習的看法。個體如對所學事物不認識其關係,不理解其意義,縱有多次練習,亦無從產生學習。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例是屬於知而後學的。譬如在數學上,如不理解其原理,絕無法做習題;在語文表達時,如不了解其結構,將無法傳達其正確意義。認知論源於本世紀初葉的完形心理學(Gestalt Psychology),重視知覺的整體性、重視環境中眾多刺激之間的關係。
認知論主張個體面對一個學習情境時,能否產生學... |
認賊作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譏諷不明事理而將仇敵當作親人。比喻甘心投靠敵人。如:「那般貪官汙吏,人面獸心,認賊作父,真是令人不齒。」
|
認知學派的教學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認知心理學派無論是早期的結構主義(structuralism),近期的發展理論(developmental theories)或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均強調個體的知識是建立在經驗之上。個體將新的刺激予以解釋,尋求意義,而與舊經驗結合成一新的內在知識表徵。此一學派指出,學習者在教室中除了表現可觀察的學習活動外,亦積極進行目標導向的知識整合工作,他們經由模仿專家,與他人討論,也應用適當的學習策略以監控知識的完型建構。認知學派強調有意義的學習、探索式教學(inquiry teaching)、學習策略教導等;此外,各學科領域的特殊教學策略亦是認知教學研究的重心。
... |
認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怕見陌生的人,多指兒童而言。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