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40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疆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國界、邊境。《左傳.桓公十七年》:「疆埸之事,慎守其一,而備其不虞。」晉.江統〈徙戎論〉:「惟以待之有備,禦之有常,雖稽顙執贄,而邊城不弛固守,為寇賊彊暴,而兵甲不加遠征,期令境內獲安,疆埸不侵而已。」
勞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擾亂。三國魏.鍾會〈移蜀將吏士民檄〉:「勞動我邊境,侵擾我氐羌。」
4.勞累、煩勞。三國魏.曹植〈上疏陳審舉之義〉:「何事勞動鑾駕,暴露于邊境哉。 」
日暮途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來平王死了,太子繼任國君,會對他不利,於是常在平王面前說太子的不是,平王聽信讒言,便把太子調到荒遠的邊境,然後將伍奢監禁起來,最後竟又派奮陽去殺太子。幸奮陽忠貞,秘密通知太子,於是太子乃逃到宋國去。可是費旡忌還不甘願,想要殺害伍奢的兩個兒子(伍尚和伍員),派人詭稱如果兩個兒子到都城去,便可饒伍奢不死,伍尚明知有殺身之禍,還是去了;伍員(即伍子胥)則毅然出走,忍受不少艱苦,克服不少困難,逃到了吳國。過了十多年,伍子胥幫吳王闔閭興兵伐楚,一路攻到楚國國都郢城。這時平王已死,伍子胥啣著父兄之仇,憤恨的掘墓開棺,拖出平王屍體,親...
防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防範、戒備。如:「氣象局已發布陸上颱風警報,大家要加強防備。」《後漢書.卷四.孝和帝紀》:「欲以防備不虞,寧安邊境。」《西遊記》第三二回:「教你們走路時,早晚間防備,你倒轉賴在我身上。」
振臂一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振臂一呼1.1 出處1.2 由來1.3 例句1.4 引用相關文獻 振臂一呼形容出面號召群眾,激勵人們的力量。振臂有舉手表示奮發的樣子。(註2) 出處李陵答蘇武書:「然陵振臂一呼,創病皆起」。(註2) 由來漢武帝天漢二年秋天,匈奴屢次侵略邊境,貳師將軍李廣利率領三萬騎兵,在祁連山附近攻打匈奴右賢王;騎督尉李陵則自請帶領五千名步兵,從居延海北方出發,分散匈奴的兵力,免得匈奴全力攻擊貳將軍。約定之日期過後,李陵就撤兵回來,在歸途中,碰巧遇到了匈奴十萬大軍,李陵以五千兵馬力戰匈奴的十萬大軍,憑著他的英勇,率先殺敵並殺了匈...
夔州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隱含一種抑郁不安,至第四首詩人便揭示出箇人原因:長安的情況像「奕棋」一樣,反復不定。想到朝局的變遷、邊境的紛繁,往日長安的繁華景象,不禁湧現於詩人眼前。第四首的「故國平居有所思」,下開以下五首。第五首寫昔日長安宮殿的壯麗,以及自己能「識聖顏」的美好回憶;第六首寫帝王因游宴而引起無窮「邊愁」,因而斷送「千古帝王州」;第七首寫出昔日國力強盛、物產富饒的景象;第八首則記遊長安勝地的豪情。八首詩前呼後應,章法慎密。而且前四首寫夔州,仍涉長安;後四首寫長安,但不離夔府。如此組織,正顯出詩人心中悲傷的主因:身在夔府,心在京華,但卻因...
暫勞永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視,所以現在也不應該輕視。既然匈奴願意進見,就不應當拒絕,才能在禍亂發生之前,給予適當的處理,以遏阻邊境戰亂的發生。後來「一勞永逸」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經過一次的勞苦,就能獲得永久的安逸。
村上春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遊足跡遍及歐洲大陸與南美墨西哥、中國蒙古,亦有開車橫跨美國大陸之記錄。旅途記事與旅居隨筆散文詳見於《邊境、近境》、《終於悲哀的外國語》、《遠方的鼓聲》、《雨天、炎天》等書。村上春樹寫作風格深受歐美文化薰陶,亦擅長歐美文學的翻譯。台灣出版的村上作品多由賴明]翻譯,林少華則擔綱中國大陸近年村上作品出版的大部分譯作,兩位譯者不同的風格均成功地建立村上小說於華語世界之知名度與地位。九十年代起村上過去舊作與新作之英譯版本陸續問世,2003年長篇小說《海邊的卡夫卡》英譯本(2005)名列紐約時報年度十大好書小說類首位;2006年亦獲...
潛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暗中侵入。《南史.卷二六.袁湛傳》:「其在邊境,常單身潛入敵境。」
屯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屯兵邊境,墾殖荒地。《明史.卷一五五.費瓛傳》:「又以涼州多閒田,請給軍屯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