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86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胡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胡、越等民族時有侵犯中國邊境之舉,因以比喻禍患。漢.司馬相如〈上書諫獵〉:「是胡越起於轂下,而羌夷接軫也,豈不殆哉?」
宿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長久累積下來的怨恨。《管子.輕重乙》:「發民,則下疾怨上,邊境有兵則懷宿怨而不戰。」也作「夙怨」。
逐末捨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捨本逐末」之典源,提供參考。 #《呂氏春秋.士容論.上農》1>三曰:古先聖王之所以導其民者,先務於農民。農非徒為地利也,貴其志也。民農則樸,樸則易用,易用則邊境安,主位尊。民農則重,重則少私義,少私義則公法立,力專一。民農則其產復,其產復則重徙,重徙則死其處而無二慮。民舍2>本而事3>末,則不令;不令則不可以守,不可以戰。民舍本而事末,則其產約4>;其產約而輕遷徙,輕遷徙,則國家有患,皆有遠志,無有居心5>。民舍本而事末,則好智6>;好智則多詐,多詐則巧法令7>,以是為非,以非為是。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戰國策.齊策四》。 (2) 舍:通「捨」,音ㄕㄜˇ,捨棄。 (...
金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河川名。在四川西邊境,有大、小金川之分,大金川為大渡河的上源,發源於大雪山脈,南流合大渡河,注入岷江;小金川為大金川的支流,源出懋功縣西北夢筆山,流經懋功縣西南與大金川合,稱為「大渡河」。其地為大小金川土司地,清乾隆時作亂,為官軍所平。
狼煙四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四方邊境升起報警的訊號。比喻外敵來犯,戰事迭起,社會動蕩不安。六十種曲本.明.沈采《千金記》第九齣:「如今狼煙四起,虎鬥龍爭,我到街坊上打聽楚國招兵文榜消息。」
狼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戍守邊境的軍隊,遇有緊急狀況,即焚燒狼糞燃起烽煙。後比喻戰爭、兵亂。唐.杜牧〈邊上聞笳〉詩三首之一:「何處吹笳薄暮天,塞垣高鳥沒狼煙。」《三國演義》第二一回:「既把孤身離虎穴,還將妙計息狼煙。」
外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邊境。《南齊書.卷三.武帝本紀》:「外表無塵,內朝多豫。」
王禹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上朝前的心態,既有讚揚又有指責,有義正嚴詞,卻又帶點諷刺,手法非常突出。在《唐河店嫗傳》,王禹偁寫邊境老婦以自己的機智撲殺外敵,後來議論邊防政務,制定策略,切中時弊。在《黃州新建小竹樓記》中,結合駢文散文,既保留古文的流暢,駢體的對稱,鏗鏘的音調,更描寫出貶謫生涯的感慨。[8]可見,王禹偁獨樹一幟,為後來的詩文改革開闢了一條廣闊的道路。著作:小畜集二十卷、承明集十卷、集議十卷。作品:《寒食》今年寒食在商山,山裏風光亦可憐:稚子就花拈蛺蝶,人家依樹系秋千。郊原曉綠初經雨,巷陌春陰乍禁煙。副使官閑莫惆悵,酒錢猶有撰碑錢。《...
杜秋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解勞。  唐憲宗執政之初,由於鋒芒淩利,對藩鎮採取強壓手段,引起藩鎮紛紛的不滿。後來番邦犬戎侵犯大唐邊境,憲宗對藩鎮施以寬柔政策,不但抵禦了外侮,而且取得了本土的安定,使唐室得到中興。憲宗之所以能及時轉變態度,除了大臣的建議外,重要的還是靠秋娘枕邊風的吹拂,她以一顆女性的柔愛之心,感化著鋒芒畢露的唐憲宗。  國家太平後,手下有大臣勸諫唐憲宗用嚴刑厲法治理天下,以防再度動亂,這建議頗合憲宗的性格;但秋娘聞言則說:“王者之政,尚德不尚刑,豈可舍成康文景,而效秦始皇父子?”見識深遠,入情入理,讓唐憲宗不能不信服,也就依了她的意...
絡驛不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盜賊充斥。郭伋上任後,信賞必罰,懲奸除惡,盜賊便從此消散,地方逐漸歸於平靜。後來匈奴又不斷地擾亂漁陽邊境,郭伋整軍待戰,以致於匈奴不敢來犯,使人民得以安居樂業。由於他在此地的政績極佳,潁川地區出現盜賊時,光武帝又將他派去做太守。郭伋到了潁川,招降山賊數百人,不將他們治罪,讓他們回鄉務農。所以除了潁川地區的盜賊外,其他地區的盜賊聽說郭伋的德政,都紛紛前來歸降。《後漢書》此處原文便用「駱驛不絕」來形容各地區的盜賊來降時,人與車馬來往頻繁,連續不斷的樣子。另外如《後漢書.卷八九.南匈奴列傳》,內容則是表述東漢和帝時南匈奴的逢侯作亂,漢軍聯合烏桓、鮮卑等四萬聯軍合剿,大破逢侯於滿夷谷。逢侯便率餘眾出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